我屬于平時極少讀書的人。因為我讀書慢,經常是書看幾頁就放下了。
春節期間,讀了一本書—《沒事別隨便思考人生》(作者:鬼腳七)是女兒同學送給她的禮物,她說看不懂,倒是讓我很是喜歡,我讀得依然很慢,也在臨離開家回公司前,跳過了自己不感興趣的少部分,算是讀了一本書。這是在我有記憶以來,除了教科書外,較完整地讀完一本書的極少次之一。
受這本書影響,我暗暗下決心:回公司上班后好好運營我的公眾號。
2月24日,回到公司,也主動買了微信運營的視頻教程,利用業余時間來看,基本掌握了公號的一些設置方法,在公號上發的文字排版相對以前好了很多,但訂閱量一直徘徊在兩位數以內。
也試著用網上搜來的經驗,在親人群和同學群里直接請求他們關注并轉發,親人們不好意思拒絕我,有的勉強關注了,但轉發依然很少;
同學們關注的極少,有的同學說我:寫文是顯擺,有文才的同學大有人在。我沒有反駁。
我沒有反駁的原因:一是,我覺得對方也許是調侃,我不必要較真,或者翻臉;二是,40多歲的人了,不能因為這點事傷了同學之間的感情,再說,我并無顯擺之意,同學愿說就說吧。
但心里終究不太舒服,我盡力勸自己:內心要變得強大些。
主動關注相關公號的過程中,我發現了簡書,大致了解了后,陸續在上面發文,每次寫完后,首先投首頁,一直被拒絕。在其他專題發的文閱讀量也沒到100。
自我感覺不錯的文字為什么一直被首頁的編輯拒絕?閱讀量怎么不高?我不得不重新認識我的寫作水平,我覺得我需要學習了。
一有時間,就在簡書首頁看看喜歡的題目的文章,看看關注的專題內的文章,看看人家怎么寫的,以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前幾天,看到一篇文章寫到《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韓國作者:二志成 ?鄭會一)可以學習到如何閱讀。
隨即在京東訂了一本,今天中午收到。午睡前看了15頁,晚上睡覺前看到54頁,越看越有收獲了,我決定跟著這本書學會讀書。
將以下與大家共享:
100天讀33本書的7個秘訣:
1.購買能夠抓住你心的33本書,不論是書的封面、作家還是內容。
2.每天早晨和晚上睡覺前大聲連說三遍“我今天要讀書”這句話
3—1.在日記本或筆記本上堅持寫讀書日記。同時也簡單地記錄一下書的名字及所讀的頁數等。
3—2.嚴格遵守早晨讀書1個小時。
4.嚴格遵守晚上讀書1個小時。
5.嚴格遵守上下班路上各讀書30分鐘。
6.每天利用開始工作前的時間和午餐時間讀5—10分鐘的名言錄。
7.一定要做到平均一周讀兩本書。
這是我的第一篇讀書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