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片里的教育理念 教育價值 擊中我們的教育痛點:
想象力 :孩子們天生的想象力其實并不差。遺憾的是,我們的教育經常去破壞它
獨立性:幸福的獲得,除了靠孩子自己的勤勞、善良和智慧之外,并沒有更好的魔法 家長一句話 忍住 別插手
社交能力:識別情緒、理解溝通、分工協作等多項社交技能。面對孩子的同伴沖突,大人要淡定忍住,讓孩子們自己去解決。
親近自然的能力:無數的研究表明,孩子童年時與大自然有多親近,長大后感知和獲得幸福的能力就有多高。讓生活、學習和游戲都在大自然中展開,是我在小七的童年階段考慮教育方向時的首要條件。
鳥蛋如何孵化成小鳥、毛毛蟲如何蛻變成蝴蝶、母雞每天給小七下一個雞蛋、各種蔬菜瓜果如何生長…這些知識,是封閉的教室里學不會的珍貴體驗。
自我價值認知:我們的教育很擅長“教”孩子學習各種各樣的知識或技能,因為這非常具有實用性。而我更愿意讓小七自己去發現。我堅信認識世界是從認識自己開始的。一個人最終能夠擁有多大的世界,在于他的內心擁有多么強大的自己。
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應該是引導和鼓勵孩子發現和肯定自我價值,然后堅定不移地去成就和自我實現。如果離開了這一點,會再多的技能和知識,也都只能是一種“空心人教育”。
這種自內而外的自我認可,不會讓孩子習慣性地依賴外界的鼓勵和評價。否則孩子長大后,一旦失去了外界的認可,很難從自己的內心深處獲得力量和自我認同。
陪伴教育: 參與媽媽的生活和工作 適當放手 讓孩子去承擔責任 一舉兩得 很好地鍛煉孩子,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責任心,也能讓孩子更加理解父母。
精彩的風景,永遠在少有人走的路上。大眾摩肩接踵的景點,一眼就能看完。我是堅持要把工作和生活融合在一起來過的,小七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人生事業的重要組成。
在所有陪伴的日子里,給她溫柔 肯定 耐心 足夠的關注,她自然會成長為內心充盈的人。
一個完整的人,內在沒有空洞。她不需要去執著追求別人的認可,眼神澄亮,內心通透。不一定需要有多大的成功,但我相信她定會活出自我。
如此,便已足矣。
做媽媽的,我不需要把自己未完成的夢想寄托在孩子身上,有夢,我會自己去追。一邊扎根真實生活,一邊不忘記想飛的翅膀,我們各自精彩,都活出幸福生活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