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談到“如何把死知識變活”時,孟實先生說:“做學問第一件要事是把知識系統化,有機化,個性化。”如何實現呢?寫作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
記筆記、做卡片、寫文章,都是幫助我們將碎片化的知識變得更加系統。我們對問題的思考過程總是四面八方的,而借助寫作,可以把游離不定的思想明確化、嚴謹化、系統化、有機化。這樣也才能把它牢牢地記住,真正變為自己的。
而說到寫作,我對下面這段話頗有同感:
每讀到一部好作品,看見自己所久想說而說不出的話,被他人輕輕易易地說出來了,一方面固然以作者“先獲我心”為快,而另一方面也不免心懷慚怍……
寫作的功底和能力,當然需要刻意練習,當以描寫文和記敘文著手。
談到寫作和修改時,先生專門說到多次擱置、多次重拾和多次修改的功效,新的思源往往因此而來,四、五遍過后,全篇文章的意思和風格也就都妥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