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是一個培養人學習能力的地方,是一個最接近社會的地方,是一個讓毛頭小子成熟起來的地方,也是一個讓愣頭青逐漸變得靈活的地方……這篇文章我著重的是――大學是個各種思想匯集的地方。
地域不同、人文不同導致群體思想不同,生活環境不同、自身信仰不同導致個體思想不同。有人說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思想都有自己的觀點這不錯,但是跟我們一直生活在同一環境下的人在看待很多事時,想法其實大同小異,但大學里的人來自五湖四海,他們帶著別人從未有過的、聽了之后會很吃驚的各種思想匯聚在一起。另一方面,大學生在進入社會前的最后一片樂土上需要學的東西太多,能接觸到的東西也很多。老師會傳授我們經驗、知識還有思想,書籍亦然,媒體亦然,包括我們在大學經歷過許多事之后,本能亦然。在我們聽到自己從未接觸過的信息時會好奇,在我們了解到更多的歷史時會愕然,在我們觸碰到新的思想時會抵觸,會爭辯,會反抗,但是時間會讓我們發生改變,不管新思想有沒有被我們接受,自己原來的思想肯定已發生改變。
我選修有一門世界文明史的課,那位老師風趣幽默,博學多才,至今我還沒逃過他一次課。第一節他就讓我大跌眼鏡,我一直以為中國的歷史從來都是最偉大的,可真正的文明出現比最早的文明晚了千年之久;我一直以為中國古代是世界最強,可做過世界第一的強大文明遠不只一個……我不知道的東西太多,后面的幾節課里我已經收起波瀾起伏的心情好好的做筆記補知識了,但我學到的遠不止那些歷史,我也在思考,為什么好多都是我從未聽說過的?是嫌我們理解不了而故意不放課本里嗎?不是的,我們課本上的歷史是別人需要我們了解的,是別人想讓我們知道的,有些甚至只是歷史事件上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有一個節目叫聽君一席話不知道大家看過沒有,里邊有一期是一名中學老師在批判中國的教育制度,他在為自己剛上小學的兒子擔憂,他說他兒子拿回家的課本正是他一直在批判的課本,說那些課文、句子甚至詞條都已經在小孩子身上綁上了枷鎖,已經在他們腦子里種植下了種種思想。他舉了個例子,他兒子過生日時他們一家是在國外旅游,早上把兒子叫起來說:生日快樂。他兒子卻大聲喊到:我要在自己的祖國過生日!當時他就愕然了。看完后雖然感覺他說的有些偏激,但說出來的那些現象確實是真真實實的,比如課文的問題,比如應試教育的弊端等等。節目里他還放了一段河北一名校的高考誓師大會片段,數千人一起宣誓,那真叫一個激昂,屏幕外我都熱血沸騰了,但那只是應試帶來的問題之一,是非正常的。
我一直以為自己是自由的,自己是先進的,但今天才知道自己是被愚弄的。現在信息傳播多么方便快捷,可我還是被蒙蔽了,當我發現這一問題的時候,自己已經是一個被枷鎖控制了近20年的人了,自己的思想早已被侵蝕了。我想說的,也是節目中那位教師說的,是:我從沒想過憑一己之力去改變世界,但我可以并且會堅持的只做真是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