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愿做方向正確的烏龜,也不做方向正確的兔子。”很喜歡這句簡單而富有哲理的比喻。它讓我明白無論做什么,必須選擇正確的方向,選擇正確的方法,過程中還要有正確的審美。在我們行動力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很多繞不開的岔口,會面對很多糾結的選擇題、判斷題,此時,我們應該慢下來認真的權衡,理智的選擇,因為方向比速度更重要。就如同我們要讓自己變得更美,就要先建立正確的審美觀一樣,有了正確的審美,并向著理想的美努力塑造,相信我們也會一點點靠近美。相反,如果我們的審美本身都存在問題,那么我們越是努力就會距離真實的美越遠。作為一名教師,我們在努力勞作、無私奉獻的同時更應該明白什么是正確的方向,什么是正確的選擇。
? 第一,對于我們每一位師者,我覺得教育生活的幸福比教學業績的優秀更重要。面對越來越大的升學壓力,面對越來越復雜的教育對象,面對越來越挑剔的社會輿論,很多教師的教育生活變得單調而謹慎,無過便是功的“得過且過”讓很多教師滋生了對工作的應付和職業的倦怠。細細品味就不難發現,這也是學生厭學的源頭所在。沒有了創造熱情的教師隊伍,自然培養不出創新的人才;沒有幸福感的教師,教出的也必然是一批又一批厭學的學生。
? 當然,教育的幸福感不是說有就有的,但我們可以現在開始試著用接納的心態去投入教育的每一個環節,不推諉,不逃避,不應付,不抱怨。將育人問題故事化,將學術困惑課題化,時刻告誡自己問題學生是教師幸福成長的源頭,課堂問題是教師優化成長的動力。優秀的教師不一定幸福,但幸福的教師遲早都會成為能在教育戰線上堅守到底的優秀。
? 第二,我們應該從內心深處明白,處于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最需要的生命特質是快樂,快樂比成績更重要。很多時候我們為了成績的提升剝奪了太對本該屬于學生的快樂,課外活動變成了強化作業的課堂延續,周末變成了“培優”和“補差”的強化資源。可怕的是我們的學生好像越來越適應這種沒有快樂的成長模式,習慣了在無奈的應付與壓抑中博取長輩們的歡笑。當然,這是對于成績好的學生和那些“老實”的學生,而對于那些“會飛的”卻每天必須經受跑步訓練的“差生”而言,叛逆、反抗也會在他們自我放棄的心態下成為自然。
? 很佩服涼水井中學課堂評價的“快樂”指標,一節優秀的課,首先學生應是快樂的,其他的優秀必須建立在學生快樂的基礎之上,否者一切都等于零。這種在別人眼里看來的超前與大膽,正是對教育規律最真實的靠攏,也難怪他們的開放課堂做的如此成功,相信所有的模式與方法都必須有“快樂比成績更重要”的理念作為支撐。快樂的課堂也許會很“亂”,但有誰敢說只有安靜的課堂才是好課堂呢?快樂的課堂也許會完不成“教學進度”,但又有多少教師考慮過學生幸福成長的進度呢?我們有理由相信只有快樂的課堂才能催生更多的智慧,只有快樂的學生才能在主動的學習中樂觀地超越自我。
? 第三,課堂教學,我認為交流比講授更重要,為師越久仿佛越不相信學生一樣,總感覺只有老師講出來的內容學生才可能學會,只有教師強調的,學生才可能掌握。錯誤的思想定位,讓教師越來越多的占用了學生自主的時間。但可喜的是,已經有人意識到了這一點,教師要盡可能多的提供交流的機會,讓同桌之間進行交流,在互補中強化對基礎知識的記憶;讓小組內成員之間交流,在困惑的呈現與解決中實現團隊協作的共贏;讓小組間進行交流,困難在爭辯中清晰,智慧在碰撞中升華;讓師生之間交流,個案的強化輔導,共性問題的集中解決讓輕松的參與實現功效的最大化。
? 所以,交流比講授重要,我們應該將講授的功力運用到課前交流問題的預設上,將自己的智慧運用到對學生交流平臺的搭建與耐心的等待上。相信學生的潛能,相信習慣的力量,讓交流常態化,讓智慧最大化。
? 面對教育,我們就要面對很多努力方向的判斷;面對生命,我們就要面對很多付出與堅守的抉擇。所以,我們要正確自己的審美,在教育的答卷上及時寫下正確答案的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