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浮塵過隙
李笑來的《通往財富的自由之路》專題“全部押上意味著什么?”提到,世上沒有100%的安全,不要追求100%的安全感,但也不要押上全部,因為如果輸了的話就意味著出局了,永遠再沒有繼續的機會。文章中提到一個例子,說開車實際上也是押上全部的行為,因為一旦出事了,可能連生命都失去了,而不像賭博失去的只是金錢。
對此,我反省一下自己的開車習慣,自己在開車方面還算比較小心謹慎,但在高速路上卻太注意時速對安全的影響。這幾年開車上高速路的時候,雖然專注小心,但還是考慮不周全,因為我喜歡在高速路上車少的路段就按最高限速120km/h開的,有時候甚至開到140km/h。
為什么我喜歡在高速路上把車開到120km/h呢?
思考了一下,原因如下:一則車速快就比較快到達目的地;二則速度快點可以排積碳對車有好處;三則我認為可以掌控這速度,車快些有點刺激感。如果車里播放著強勁的音樂,我會更專注的盡量把車速開快點,體驗速度的快感吧。甚至,車速達到限速的極限,一直保持著這流暢的速度運行,也是種高效的行為,值得炫耀。
其實,開這么快的車隱患還是很多的,因為速度越快,安全剎車的距離就越遠,如果發生緊急情況的話很難控制車速,發生意外的概率就很高。如果真的發生意外,失去的可能不僅僅是自己的生命,甚至還有坐在車上的家人和朋友。據了解,汽車以每小時120公里的速度行駛,發生緊急情況,假定反應時間為零點五秒,急剎踏死,安全的剎車距離為100米左右!具體情況視車的性能、反應時間、是否踏死剎車、車重等因素有關,實際情況有的車安全距離達到130米,有的可能為90米。
前幾天回海口的路上,中午沒休息只是在床上瞇了15分鐘,開車不到半小時就有點發困了,感覺遲鈍了些。由于車少,我還是習慣按每小時120公里的速度前進,突然前方出現警示欄,等我反應過來車子已經沖進警示區了,幸好里面是掉在地上的一大片碎西瓜,估計是之前貨車上的西瓜滑落的。如果是石頭或者是別的硬物的話,高速度的車就容易翻車了,當時嚇了一大跳清醒過來,車上還坐著家人呢,幸好虛驚一場。
在高速路上開車遇到過的還有另一次虛驚。當時是晚上,因為車少,我還是開著110~120km/h的速度往海口方向走,無視晚上視野和清晰度對駕駛的嚴重影響。突然前方路中央出現一大個白色的物體,轉彎已經來不及了,眼睜睜看著就這么鉆到車頭底下,被車推著往前走“嗚——”的一直響著。我當時真是嚇壞了,在車接觸白色物體的瞬間我以為要翻車了。剎車慢慢停下來,才發現被車頭夾在底下的是一個空的容量50L的膠桶,如果里頭裝的是汽油,膠桶被摩擦著前進生熱燃燒的話更可怕。
從此之后,我就盡量不在晚上開車走長途,這可是血淋淋的經驗啊,不是每次的運氣都這么好的。
在海口來回東方的高速路上,不時的會看到汽車輪胎、較大的樹枝或是其他物品橫在路邊,車高速壓上去的話,翻車的可能性是很大的,真不敢想象。
現在,我車子的輪胎也用了兩年多了,磨損程度也不小了,以后上高速,我必須把最高速度控制在110km/h內,把速度慢下來,安全系數也會大一些。
開車也是一種押上全部的行為,既然已經押上了,那就盡最大可能的把安全系數提高一些,把危險因素降低一些,而最大的辦法就是車速再慢一點、更認真專注一點。
這次開車有點發困,聽著伍佰的歌,丹田發力跟著唱,提神效果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