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參加市名師工作室組織的一次線下學習活動。行程包括聽一節一中黃XX老師的公開課《電解原理》;課后評課;市技能大賽指導教師和學員的線下交流。
一、公開課部分
教學內容:人教版高中化學選修4第四章第2節第1課時《電解原理》。
教學目標:使學生理解電解的基本原理;學會運用氧化還原反應原理解決電化學問題。
教學重難點:電解原理,電極反應式、電解反應式的書寫。
教學過程:
1、復習:原電池,書寫電池反應式
2、觀看電解氯化銅溶液的教學視頻,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實驗現象,思考實驗原理。
3、歸納電解的概念,電解池的形成條件:直流電源、兩個電極、電解質溶液或熔融電解質和閉合回路。
4、歸納離子放電順序。
5、拆解常見電解質電解時放電離子。
6、書寫電解常見電解質的電極方程式和電解總反應式。
7、疑難解答:水電離出的氫離子、氫氧根離子在電解時的處理。
二、評課
1、優點:①實驗視頻的選擇恰當,引導學生觀察實驗操作、實驗現象、記錄實驗現象、思考實驗引發的問題。②教師干練果斷,語言簡潔有力,思路清晰,及時回應學生的疑問,糾正學生訓練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講解深入淺出,十分到位。③課堂學生紙筆訓練時間充裕,學生板書反饋人次多、水平較高。
2、不足:①課程容量很大,學生有點吃不消,消化不了其中的難點——離子放電順序、電極反應式的書寫、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的處理。可能原因在于授課教師混淆了高二新課學習與高三復習課教學,注重知識的全面性,而忽視了學生獲取新知的方法和程序。②學生主動學習、歸納和表達機會不多,在歸納電解池的形成原理時,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實驗裝置圖、比較不同裝置的不同現象,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小組反饋,加以歸納,提升學生的科學認知和情感體驗。③問題意識不足。對于實驗視頻——電解氯化銅溶液,產生的陰陽極的實驗現象,可以設計出層次不同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
3、建議:對實驗視頻電解氯化銅溶液,可以設計如下層層遞進的問題。
(1)氯化銅溶液中存在哪些離子?(銅離子、氫離子、氯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如何產生?
(2)兩個電極的現象分別是什么?(陽極生成黃綠色氣體,使濕潤的淀粉碘化鉀試紙變藍;陰極電極上附著紅色金屬銅。)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現象,電極方程式如何書寫?
(3)如何判斷陰陽極?有哪些方法?
(4)為什么陽極生成氯氣而不是氧氣?氯離子比氫氧根優先放電的原因是什么?(離子失電子能力。)陰極為什么是生成銅單質,反應的方程式如何寫?為什么不是生成氫氣?(離子得電子能力。)從而引發學生思考溶液中離子放電順序與離子得失電子能力的關系,進而記憶離子放電順序,為后續書寫常見電解池的電極反應式做好知識準備。
三、技能大賽交流
三位指導老師和三位學員在一中圖書館交流技能大賽的線下準備。
近兩年來,一直參加市名師工作室的線下活動,參加組里的教研活動,期間聽了不少老師的精彩的課堂和講座,也認真坐下來和名師研討。發現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還是在落實上,包括備課資料收集的落實,也包括自我提升的落實,更多的是在教學中對學生要求的落實。我們的教學一直停留在過去,一直幻想著學生能自覺地參與到學習中,學生能主動為自己的學習出謀劃策。實際不然,學習對他們毫無吸引力。因此,我們的課堂需要新元素,需要帶有刺激性,以喚起學生求知的欲望。同時,我們還需要對學生的學法進行指導,手把手一對一,強制性使他們養成學習的習慣和方法。對課堂核心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對課堂練習的動筆書寫,對課后練習的獨立完成,對考后試卷錯題的歸納整理。這些方方面面都需要我們教師去處理,去強制學生保質保量完成。僅此,才是提升學生學習成績的法寶,也是唯一可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