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寫讀書心得了,這次繼續寫是因為讀到了一本特別特別棒的書,非常希望分享給大家.這本書就是由中信出版社出版,成甲所著的《好好學習》.?
寫這篇讀書心得,一方面是因為這本書確實值得每個熱愛學習,希望進步的人讀一讀;另一方面也是運用書中”以教為學”的原理,希望能讓我自己對這本書有更深刻的理解.
想要讀懂這本書,首先必須了解”臨界知識”的概念.這是作者成甲自己創造的概念,而”臨界知識”這一概念從序言到最后一章節貫穿全書,成為全書的靈魂.換句話說,這本書名為《好好學習》,不如說是”如何識別,學習,掌握和應用臨界知識”.
談臨界知識的概念之前,我們有必要先弄清楚:什么是知識?
我們花了很多年時間在學校學習知識,但是恐怕鮮有人能夠對知識作出準確的定義.在作者成甲看來,只有能夠讓你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都得到改變,得到進步的信息,才能稱為知識.
舉例來說,對大部分人而言,小學學的加加減乘除是知識,因為很明顯你學會了算術的思路,生活中常會用來解決問題;而孔乙己告訴你的”回”字有四樣寫法則不是知識,因為這對你的解決問題毫無意義.
然而知識與知識之間終究是有差別的.有些知識就像鋼鐵,我們可以把它打造成不同的工具,但它始終只是是鋼鐵,不能變成黃金.比如你小時候媽媽會告訴你”開水很燙,碰到會燙傷手.”于是你再也不會用手去接觸開水(也許好奇如喵星人的你還是會嘗試一次?)
還有一些知識就像放射性元素,具有能夠產生強大的輻射,衍生出無數新的知識.而當這些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能夠像核彈一樣產生驚人的力量.因為產生核爆要求裂變材料必須到達臨界質量,因此作者也把這樣的知識成為臨界知識.比如萬有引力定律,你不僅能理解為什么蘋果會掉落下來,還能預測潮汐甚至能夠用來規劃宇宙飛船的航線.
在我看來,知識是一張無邊無際的網,構成這張網的每一條線都是由無數點構成,這些點就是世上的知識.而這張網上的交點,就是我們剛剛談到的臨界知識.繩索再多,如果不相交,那么永遠也無法構成網.
也就就是說,學習再努力,學到的知識再多,如果不重視臨界知識,我們只能是在窮忙.就像老鼠賽道一樣,跑的越快,要學習的新知識就越多,看起來一直在努力,但實際上不過是在原地打轉而已.
為了跳出老鼠賽道,我們應當特別重視臨界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把大部分的時間花在對少數臨界知識的學習和練習上,而不是對所有知識一視同仁,平均分配時間.
下一篇我們來具體看看,如何來識別和學習臨界知識,提升自己的認知深度和認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