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過去總有一種誤解,修身就是自己做好修養身心的事情,然后再努力管理好家庭,之后再投身社會公共事業。這么理解至少不全對,因為修齊治平是一件事,不是四件事。齊家本身也是一種修身,修身齊家本身就是在為治國平天下做貢獻,所以古人說:“凡夫俗子亦可做圣賢”,不是說人人都要去管理國家、拯救天下蒼生,而是說每個人做好自己的分內事,你就是圣賢。
《易》中“歸妹”、“漸”卦是講組建一個新的家庭的難處,還有“家人”和“睽”卦,講的就是家庭的各種矛盾糾紛,足見自古至今,家庭是多么重要。沒有了家,我們就是一群孤魂野鬼。齊家,就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分內事。
我們現在不妨聽聽《易》中的啟示:
概括五個字:情、理、利、法、信
一、“師、比”矛盾,人類如何跳出畫地為牢
師卦是戰爭,比卦是親密,師比同源。人以類聚、物以群分,有了情感,就有了親疏遠近,也便有了物質、時間、精神等資源上的厚此薄彼,于是“比”就走到了它的反面,“師”是不可避免的。
墨家的兼愛思想非常好,因為一視同仁的確可以消除“比”,從而在根源上消除“師”。但可惜,人生有好惡之心,“兼愛”的圣人可以有,但永遠都是極個別人的事。
道家的無為思想也非常好,既然師比同源,天地不仁就是大仁,圣人不仁就是大義,處無為之事,天下自靜。這何嘗不是“兼愛”思想的另一種表述方式。但很可惜,連老子也不得不承認:“天地之間,其猶槖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聞數窮,不若守中。”,樹欲靜而風不止,人心就是這么活蹦亂跳,剛過兩天太平日子,就一定要生出一些是非來,這就是人,其猶橐籥乎?
其實老子和孔子的思想真的有很大的不同嗎?從字上看,確實差別不小;可是從象上看,也沒多大區別。什么叫做“不若守中”?還不是仁者人也、仁者愛人、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這一套大學中庸之道。不若守中,莫不是在心中磨、在事上練、修齊治平這一套“致中和”、“致良知”的法門。
中庸之道,一言以蔽之:“度”。
易學對化解師比矛盾的啟示:
一個字:中
兩個詞:同人、大有。【同人是師的錯卦,大有是比的錯卦】
師卦內互復卦,比卦內互剝卦。不要懼怕斗爭,也不要害怕家庭矛盾,躲是躲不過去的,斗爭才有轉機,在沖突中堅守正道,一定會迎來希望;不要貪戀安逸,也不要沉醉于溫情脈脈,自欺欺人最可怕,因為你不知道為何“烈火烹油、鮮花著錦”轉眼間就煙消云散。
二、“小畜”和“履”,自美、自愛之心人皆有之,之后才有“禮”和“理”
結婚為什么要重視納彩和婚禮,因為這是禮,也是理。“小畜”卦講的就是人人皆有自美自愛之心,否則為什么要沒事弄個文身、唱個山歌,自從有了文字,就琢磨怎么弄出點華彩文章,這都是因為“美”。愛人如己,連最基本的自美自愛都沒有,怎么愛人呢?“履”卦就是禮,小畜、履同出而異名,我們為什么要講禮儀、講道理,還不是我們每個人都自美、自愛、自尊嗎?
“小畜”卦內互“家人”卦,“履”卦內互“睽”卦,所以家庭糾紛核心沖突和解決矛盾的落腳點就在這個“禮”字上。無論任何一方,缺了“禮”,也就是虧了“理”。在心為“理”,在行為“禮”,心中有理,不偏不倚,也就不大會做出“悖禮”之事了。
小畜和履的錯卦分別是豫卦和謙卦,總能想著自己的不足,總能想著別人的付出,心中的“理”就不會太錯,行中的“禮”就不會太過。
小畜和履的交卦分別是姤卦和夬卦,相識是緣,聚散無常,珍惜眼前人,不做后悔事。
三、借“井”解“困”,搞懂義利之辯
孔子講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孟子更是帶著國人聊了兩千多年的利義之辯。其實《易》講的很通俗:利者,義之和。墨子更是直白:義者,利也。
井卦、困卦就是講“義利之辯”的專卦。帶著大家打井,一動員,所有人都很熱心積極,為什么?因為這是大家都獲益的好事。小人喻于利講的就是“井”卦:老百姓是講道理的,只要這個道理公開透明、清楚明白,老百姓是懂得感恩的,只要你真心實意為他謀利。但是對自己沒有好處的事情,或者自己得到的好處遠遠抵不上付出和傷害,有人去做嗎?有,這一類人是君子,他們看重的是這件事的意義,“困”卦講的就是君子喻于義。舍棄自己的利益,謀求普世的正義,這是正人君子;但是舍棄別人的利益,謀求自己所謂的正義,連當小人都不配,它們是偽君子。
井卦內互睽卦、困卦內互家人卦,治國平天下本質上不就是戶戶齊家嗎?大家都只看著自己那點利益,就是“睽”;大家能多愿意為別人付出一些就是“家人”。
井卦的錯卦是噬嗑卦,權利義務總是對等的,否則一定不會長久。有利益,就有約束。嚴刑峻法就是為了保證大多數人的利益。
困卦的錯卦是賁卦,孔子講:古古至今,柏天之君,未嘗不困而能達。賁卦就是將欲火隱沒于群山之下。君子安于受困,磨練心性而已。
井卦的交卦是渙卦,人活著不是僅僅為了吃飯睡覺,還有理想。
困卦的交卦是節卦,沒有受不了的苦,只有享不了的福;節是大德,可以自救避難。
四、理順“隨”、“蠱”機制,家風就是家法
家庭糾紛,要從建設組織機制上著手。為什么大多數家庭都是老婆大人負責統籌所有收入支出,這就是在實踐中形成的穩定機制,也就是所謂的“牽牛鼻子”。一個家庭的風氣是靠這個家庭的運轉機制來體現的,而這個機制也就是家法。
這個機制合理,原本陌生的人都會聚攏在一起,大家是“隨”。
這個機制不合理,原本親厚的人都會分崩離析,一定有“蠱”。
“隨”和“蠱”的交卦和互卦就是“歸妹”、“漸”,所以一個家庭的創建過程是很艱辛的,絕不能想著一蹴而就,這是過日子,要有持久戰的打算。
五、“中孚”可以“少過”
修身,需要從心,從信。齊家,也需要從心,從信。
個人的信仰使人生有了意義,家庭的信仰則凝聚了家庭成員的力量。
“無信不立”,個人如是,家庭如是。心懷誠信,不偏不倚,就是“小過”,可以少過。
最后,我以“同人”卦的《象》結尾:“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文明以健,中正而應,君子正也。唯君子為能通天下之志。”,連野人都能團結,為什么我們做不到團結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