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張表,焦慮的家長在多數(shù)。大概是擔憂:如此輕松,未來如何是好?
我來說說,看到這張表后自己的反應。這挺像我小時候的作息時間,但比我的還是要差點。索性回憶一下。小學清晨不到7點,有時候是5:30就悄悄起床,順著幽暗的路燈,蹦蹦跳跳去學校操場,跟體育老師李保民學長拳。是的,我一個矮小的丫頭,跟老師學長拳。老師是因為自己愛好,每天都會鍛煉,看我喜歡,就答應教我和另外兩個男孩子。有時候,我早起是為了跟物理老師一起跑早操。他的女兒是我同學,他教我們學鴨子走路,蹲下身學鴨子,緩慢行走在家屬區(qū)外兩側開滿油菜花的柏油路上。如今回憶起來,仿佛還能嗅到清晨的花香草香,連他的走路姿勢,都歷歷在目。對,每天都是自然醒。
鍛煉回家,跟爸爸媽媽一起慢悠悠地吃早餐。然后,又和同學迎著霞光和朝陽步行去學校。學校離家,步行不過5分鐘。不需要接送。課間操時間,有時候偷偷跑回家去吃點水果,也是來得及的。中午,回家吃飯學校要求學生在家午睡還要求家長簽字保證孩子午睡可我沒有瞌睡怎么辦?我爸準備了一疊紙條教我寫連筆字“已睡”每天交一張給老師有一天,我?guī)屯瑢W簽字被班主任發(fā)現(xiàn)得到兩句挖苦:“你自己簽字,我沒揭穿你,你還要給別人當家長呀?要當也要練練不一樣的字體嘛。”下午,不到4點就放學。每周星期二下午,老師政治學習,學生就放半天。每周上學五天半,周末只休星期天。哈哈,暴露了年齡。放學回家,小伙伴邀約著到誰家去寫作業(yè)。作業(yè)不超過半小時,就能做完。剩下的時間玩!跳橡皮筋、跳格兒、抓子兒(石子兒、杏核)、丟沙包、翻嘎啦哈(滿族名稱,漢語即羊拐、豬拐)、彈玻璃珠、拍糖紙、拍煙盒、打乒乓球、玩拍泥巴、玩沙子、姑姑宴(過家家)、爬樹、粘蜻蜓、逮螞蚱、打撲克(算二十四,一種益智游戲,七王五二三、爭上游)。
看小人書、做手工(做燈籠、做風箏、繡花、編織)……男孩子搞小發(fā)明的居多比如我哥,初二的時候,和同學制作了一架電子琴、一臺收音機玩膩了,我就去爸媽單位閱覽室圖書館借書看書有時候看得癡迷會忘記按時回家吃飯到小學三年級就開始訂閱報刊雜志印象中有《少年報》《星星詩刊》認字多了就開始看爸爸的雜志《中篇小說選刊》《收獲》《十月》……至于名著,沒人催你看,你會愛不釋手地上課偷看有時候也看同學爸媽的醫(yī)學案例書籍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等爸媽下班回家,做飯吃飯,散步繼續(xù)玩是的是的,繼續(xù)玩,瘋玩大人串門聊天小孩兒繼續(xù)各種玩比如爸媽下班,孩子就有自行車騎了不玩的就聽大人天南海北,古今中外,暢聊印象最深的是全家人圍在一塊兒猜謎語再后來大一點,參加了宣傳隊晚飯后會去學校練舞、練歌、練琴或者看單位組織的各種比賽籃球、羽毛球、象棋、圍棋、橋牌遇到節(jié)日,還會有游園活動文藝匯演然后不到8點,有時候是7點半,就睡覺了。但又似乎并不知道確切的時間,大體天黑就睡了。睡得香甜而踏實,不必擔心明天老師要考我。有時還會捉螢火蟲放進針藥瓶里,而不必特意駕車去邛崍?zhí)炫_山或專程飛去馬來西亞飛去越南飛去泰國老撾看螢火蟲。有電視機之后,睡得稍微晚點,但也比現(xiàn)在的小學生睡得早!作業(yè)是什么時候開始多起來的呢?不知道你們還記得不,我可是記得一清二楚有一種練習冊叫北京市海淀區(qū)教師進修校同步練習你還記得這樣的快樂時光嗎?反正我是越回憶越開心。
2021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