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行業有個詞——運營狗。運營狗的日常是這樣度過的:佝僂著腰坐在電腦面前,直勾勾地盯著屏幕上的那一堆數據,到飯點兒就叫個外賣,頭發一抓,滿天飛雪。難道做運營的就只能成為這樣一條苦逼的“狗”嗎?當我讀了黃有璨的《運營之光》之后,我才知道,原來運營人也可以活成一條快樂的“狗”。
為什么這么說呢?《運營之光》這本書告訴我們,隨著產品的體驗和業務流程趨于同質化,互聯網的下一個時代將是運營驅動。掌握了運營,你就掌握了未來20年最賺錢的本領。怎么樣,是不是心動了?下面我就為大家系統地解讀一下運營——這項未來20年最賺錢的本領。
??????????????????????????????? 什么是運營
一、運營是產品與用戶之間牽線的媒人
我們先來了解什么是運營。運營是產品與用戶之間的橋梁,是為了幫助產品與用戶之間更好地建立關系,我們所需要使用的一切干預手段。舉個栗子,你是一家公司的老總,手上有很好的產品。如何讓用戶對你的產品建立認知、吸引用戶的興趣,進而促使用戶下單購買,甚至是形成品牌忠誠,長期購買,而這一切就是運營的職能。那么,運營又分哪幾類呢?
二、運營四大職能分支:內容運營、用戶運營、活動運營、產品運營
互聯網行業目前普遍認可的四大運營職能劃分是:內容運營、用戶運營、活動運營和產品運營。接下來我們簡單了解這四大運營職能分支。
(一)內容運營
顧名思義,內容運營就是以內容作為工具載體而采取的一系列手段。其核心要點是圍繞內容的生產與消費搭建良性循環,提升與內容相關的數據指標,比如閱讀數、點贊數、轉發數等。
(二)用戶運營
用戶運營與內容運營有很大的相似性,其核心是以用戶為中心,圍繞拉新、促活、留存、轉化這四個目標采取措施,搭建良性價值循環體系,提升用戶的基數、活躍用戶數、活躍度、回訪率等。
(三)活動運營
活動運營是以活動作為運營手段,通過活動策劃、資源確認、宣傳推廣、效果評估等流程做好項目推進、進度管理以及執行落地。活動運營需要必須事先明確活動的目的,進行相關數據指標的分解,并持續跟蹤活動過程中的相關數據,借助數據進行迭代優化。
(四)產品運營
產品運營是這四大職能分支中最為復雜的、對橫向整合能力要求最高的一類。其核心是通過一系列運營手段(如活動策劃、橫向跨部門整合、內外部資源對接、產品方案優化)提升產品的特定數據指標。比如Keep新上線了一個分支功能,作為產品運營,需要協調內外部資源,對這一分支功能進行推廣、宣傳,并對結果數據負責。
對運營有了基礎的了解之后,我們再來談一下為什么運營會變得越來越值錢。
??????????????????? 為什么運營越來越值錢
一、運營驅動時代下行業對于運營人才的需求增加
互聯網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階段:概念驅動階段、產品驅動階段、運營驅動階段。
概念驅動是指在事物發展早期階段,人們對事物缺乏認知,沒有明確的發展思路,提出各種大膽的設想。就拿現在的區塊鏈技術來說,區塊鏈目前更多的是處于概念驅動階段,但凡你能與區塊鏈扯上關系,就會有風投找上門來,主動給你塞錢。互聯網的概念驅動階段是從1995年到2004年前后,人們在互聯網中摸爬滾打,探索無限的可能。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從2004年開始,互聯網進入產品驅動時代。人們對于互聯網有了整體的把握,各種產品層出不窮,競爭日益加劇。在這一階階段,能夠做出一款用戶體驗更好的產品是存活下去的關鍵。產品經理在這一階段應運而生,火遍大江南北,連地攤小販都在兜售成為產品經理的秘籍。
互聯網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早已不是新鮮的事物,它成為了一種底層架構,一種操作系統。只要抓住這個操作系統,你可以開發任意的應用程序。在這種淘汰競爭機制的篩選下,整個行業的產品開發能力得到了普遍提高,想要在產品模式上進行創新變得越來越難。0.01%的產品改進需要付出200%的努力,產品方面的改進成本越來越高。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產品的體驗與業務流程會變得越來越同質化。當大部分人都能開發出高質量的產品時,決定你的產品能否脫穎而出的將是:你能否在產品與用戶之間搭建一座橋梁,讓用戶了解你的產品,使用你的產品,并向他人推薦你的產品。
無論是當年以美團為首的百團大戰,還是如今以ofo為首的共享單車,能夠從成百上千個幾乎一模一樣的產品中脫穎而出的,注定是那些了解運營、重視運營并且知道如何去運營的“幸運者”。
二、供給端優秀運營人才嚴重缺乏
長期以來,整個行業對于運營的理解處于模糊狀態,對于運營人才的重視程度不足。當整個行業都在吹捧產品經理的時候,有才能有理想的四好青年恐怕早已轉投產品崗了吧。放眼整個互聯網行業圈,真正好的運營屈指可數,滿打滿算,不到50個人,精英級別的運營人才那更是少得可憐。
前幾年行業瘋傳“產品經理是離CEO最近的人”,現在這個時代,變化如此劇烈,你會突然發現,距離CEO最近什么用都沒有。如果整個大清國都傾覆了,你說自己是皇帝身邊最得寵的太監還有什么價值呢?
說一千道一萬,抓住最最根本的絕對錯不了,而用戶就是最最根本的。縱使你一無所有,只要你具備抓住用戶的本領,走到哪兒,都是晴天。
???????????????????????? 如何成為好的運營
既然在未來運營這么重要,那么運營有沒有套路可尋呢?如何成為一個好的運營呢?在這里,我給大家分享四個底層運營思維:流程化思維、精細化思維、杠桿化思維、生態化思維。
一、流程化思維
優秀的運營和普通運營之間的區別是:優秀運營面對問題會回歸流程,基于整個流程去思考解決方案,而普通運營腳踩西瓜皮,拍腦瓜子滑到哪兒算哪兒。
優秀的運營面對具體問題一定會遵循以下三個步驟來思考和解決。
(一)明確所要達成的目標和結果;
(二)梳理業務流程及主要環節;
(三)針對每一個環節思考如何改進以達成最終目標。
拿我的工作來舉例:我負責運營的社群創建不到3個月,目前用戶數達到3000人,群成員7天二次回訪率達到57%,群成員打開率42%。如果我想要增加用戶數量,我該如何思考這個問題呢?
首先梳理整個流程,用戶進群鏈路基本上是這樣的:認知-興趣-進群-活躍(轉化、不活躍)。如果需要完成拉新這一個目標,我需要去思考如何讓用戶了解到社群,了解之后如何吸引他們入群,入群之后如何提升他們活躍度,激勵他們邀請好友加群。這就是一個簡單的流程化思維的實例。
二、精細化思維
了解了流程化思維之后,我們再來聊精細化思維。什么叫作精細化思維呢?精細化思維關鍵在精與細兩個字,就是抓住具體細節,把它做精。優秀的運營必須能夠把自己關注的大問題拆解為無數細小的執行層面的細節,并把這些細節做到極致。
我現在負責的內容私域微淘版塊就是應用精細化思維的一個例子。要想把微淘運營做好,首先就要明確微淘的定位及其目的,要達成這一目的,需要哪些欄目的內容支撐,這些內容從哪里來,什么時候發布,以什么形式發布。結合產品及活動的節奏制定排期表,提前準備好素材,到時候直接發布上線。
精細化思維就如同高等數學中的微分,把你要計算面積的不規則圖形無限細分,細分成可以操作執行的區塊,針對每個區塊加以改進、優化,從而達成整體的目標。
三、杠桿化思維
還記得“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動地球”這句話嗎?好的運營,需要去找到這樣一個杠桿,先做好做足一件事,然后以此作為核心杠桿,去撬動更多的事情和成果發生。無論是羅振宇的20年跨年演講,還是papi醬的天價投資,對于他們來說,這都是杠桿,可以撬動更多資源的杠桿。
《大圣歸來》初期很難拿到排片資源,控制著影院排片的渠道大佬并不看好這部電影。這種情況下該怎么辦呢?《大圣歸來》借助互聯網,通過一系列宣傳措施積累了聲量與口碑,并以此作為杠桿去和影院談排片資源,最終上映3天票房破億。
其實啊,不僅僅運營需要杠桿化思維,追女朋友也需要杠桿化思維。比如說有一個女孩子你死活追不到,這時候你不妨想一下,你是否可以找到一個杠桿,依靠杠桿去撬動你們之間的關系。這個時代,不講點兒策略你還想脫單?
四、生態化思維
運營無非是在不斷地“做局”與“破局”,而“做局”就是搭建一個生態,創建一個所有角色在其中都可以互為價值、和諧共存、共同驅動其成長和發展的大環境。還是拿我現在運營的社群舉例子,如果我能調動大家的積極性,讓群成員彼此之間都能互相創造和提供價值,那這個群就可以自然良性發展下去,它就變成了一個可以自生長的生態。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已。要想成為好的運營,首先要具備良好的思維方式和工作習慣,而不是直接奔著方法和技巧去。如果沒有掌握內功心法直接去學習武功招式,往往最終落得走火入魔的下場。而我們提到的這四種思維方式就是水之源、木之本,掌握了這四種思維方式,你已經超過了99.9%的人。
怎么樣,這下對于運營有了更深的認識了吧?運營的最大樂趣,莫過于創造一個小世界,讓人在其中愉快地玩耍。而你作為這個小世界的造物主,可以在一邊靜靜地看著他們,如同看著魚缸里的金魚,如同看著忙碌的螞蟻。那一刻,你就是整個世界,你就是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