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談話
最近迷上了【蔣勛細說紅樓夢】,然后迷上了蔣勛。蔣老師聲音柔軟,輕盈,講解故事深入淺出,悅耳動人。聽到蔣勛的聲音,浮躁繁雜、動蕩不安的心情就會突然間安靜下來。
紅樓夢音頻很長,一共有160節,每一節都是70分鐘左右。現在我才剛聽完28節,剛講完第十四回。我選擇坐地鐵的時候聽,或者是開車的時候聽。我手機上也下載了【紅樓夢】,便于聽不清楚的地方,點開原文讀讀。
紅樓夢這本書,已有近300年的歷史。多少人閱讀紅樓夢,寫了多少文章,影響了多少人。張愛玲受紅樓夢的影響很大,張愛玲本身也是大家族中長大的,她的很多文字和結構都能看到紅樓夢的影子。
蔣老師閱讀紅樓夢,不下十遍。當中的每一個故事,每一個人物,他都認真揣摩。
一本紅樓夢,不同的年齡段,從事不同工作的人,看到的都不一樣。甚至于搞建筑的人,把紅樓夢里的布局畫成圖,供參考研究。或者,美食家把紅樓夢里所有的美食做出來,叫做紅樓宴。
國內國外那么多人研究紅樓夢,研究紅樓夢里的每個人物。在現代,最討喜的是鳳姐,鳳姐具備職業經理人特色。很多管理方法,直到現在都很實用,特別是在秦可卿死后,鳳姐接管寧國府時,人事安排分工、財物登記造冊,鳳姐監督執行,樣樣清晰。鳳姐簡直就是管理高手。
紅樓夢算是200多年前率先開先河,用白話文描寫故事。大多數人閱讀時,感覺還是文言文,大概是因為文中詩詞很多,典故很多。蔣老師建議大家:“如果想讀紅樓夢,可以跳開第五回,不會影響故事結構。”
【蔣勛細說紅樓夢】和音頻同步的還有一套蔣老師出的書【蔣勛說紅樓夢】,不喜歡聽音頻,可以讀書,這套書有8輯。
不過呢?我建議先閱讀紅樓夢原著,聽起來才會更有意義。我天生慢性子,也不著急,聽之前,先讀讀原著,趕在音頻的前一回就可以。這樣,感受會更多。
紅樓夢是曹公家被抄后寫的,曹公少時享受榮華富貴,看盡人間繁華。家道中落后,在北京香山附近貧窮度日,寫下了這部奇書。因此,整本書都能感受到莫名的悲憫,哀傷,同情。
賈家盛極必衰,厚葬秦可卿后,元春省親。這是賈家走向衰敗時的征兆。而讀文字中分分秒秒都有著一種悲傷。
曹公在書中也有反省,借可卿臨終托夢,給鳳姐出了幾個挽回敗落的點子。書中還有一個北靜王,很少人提到,蔣老師提到說這個人很有趣,應該有所指。我暗自揣測,北靜王就是曹公年少時理想的人生。
蔣老師,沒有用傳統、古板的風格去解讀紅樓夢。而是以一本青少年讀本來讀紅樓夢,他看見的是一群10多歲男孩女孩的青春夢。
蔣老師多次提到紅樓夢中描寫青春期。寶玉,薛潘,秦鐘,金榮等少男的世界,哥兒幾個大鬧學堂,真實地描寫青春期的故事,是我們文學作品中一直缺失的。
青少年的性幻想,性萌芽狀態。少男少女對愛和性的好奇,可卿是寶玉的性幻想對象,寶玉和襲人初試云雨情,賈瑞愛慕鳳姐等。
少男與少男間的愛慕,寶玉愛慕著秦鐘,秦鐘對智能兒,薛蟠對金榮。書中的描寫很露骨,很大膽。蔣老師說,青少年的性是沖動,是不定性的。
紅樓夢每回都是一個獨立的故事。
蔣老師說道,紅樓夢是小說的范本。曹公寫文的時候,已是大徹大悟,很多底層的小人物,都在他筆下。它不會一板一眼的寫寶玉黛玉寶釵的三角戀情。他不慌不忙的描寫故事,大人物串著小人物。
他落魄時,方知貧窮的可怕,書中的劉姥姥,鳳姐賞了20兩銀子就可以回家做個小生意。金榮學堂鬧事后,其母胡氏說,這一年薛大爺不給不給的,也給你七八十兩銀子。璜大奶奶本想到尤氏處,打打小報告,找尤氏評評理,去了后,聽了可卿的病情,欲言又止,一個人灰溜溜的回家了。真是透徹。
第六回,講到,板兒和劉姥姥一進榮國府,板兒這個鄉下小男孩,就是日后鳳姐女兒巧姐的老公。這時候,誰知道,故事是這樣的結局。這人世無常,任你感嘆。
書中描寫大多是今天南京的植物花卉,也就是說大觀園在南京,不是在京城。
有人說,蔣老師講解的地方有誤差。我讀了以后,看到一處誤差,黛玉進榮國府的時候,蔣老師感嘆,“走過的那條路是黛玉一生中最后一次走過的路,人生就這么奇妙,黛玉好奇的、小心的觀察著榮國府,不知道這是她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走過這條路。”
但是,后來,第十四回,黛玉父親林如海去世,黛玉在賈璉的護送下,回家奔喪,離開過榮國府,又走了這條路。
當我慢慢的聽完或者讀完蔣老師的細說紅樓夢,會有更多的收獲,我很期待。
在這里,再給大家推薦蔣老師的【孤獨六記】。現在很多書店,在書店的入口處都擺放著蔣老師的【孤獨六講】。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孤獨是一種飽滿。
“你要足夠完整,才能健康地去愛其他的人,去照顧和負擔其他的人。
孤獨的核心價值是-跟自己在一起。”?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