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一部書,一部電影,乃或是一句話都可以影響生命的底色,讓生命更從容地成長! ——題記
? ? ? 20年前,記得媽媽還在讀大學,一部余華的《活著》風靡一時。于是,媽媽也趕時髦瀏覽了一遍。看過之后,僅模糊記得故事情節(jié),故事敘述的是一個叫富貴一輩子的坎坷之路,他年輕時家境殷實,卻好賭輸盡錢財,只能帶著老婆孩子苦挨著日子,等兒女成家之后,生活有所好轉(zhuǎn),可惜厄運連連,妻兒相繼死去,到老來,與一頭老黃牛相依為命。情節(jié)固然婉轉(zhuǎn)凄苦無比,但對于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我而言卻嫌其情節(jié)單調(diào),不如其他蕩氣回腸的小說好看。當時讀完,便拋之腦后,幾年間都不曾回憶起這部小說。
? ? ? ? 時隔十年之后,你爸爸黨員活動,帶回《活著》一書,一時勾起曾經(jīng)的記憶,閑來無事,便又一次翻看此書。書薄薄的一冊,估摸也就100多頁,沒費多久地功夫便能翻閱完,讀完掩卷,心中說不出的滋味。情節(jié)依舊是簡單而明朗,生命的不幸遭遇重重敲擊著我的內(nèi)心,令我唏噓感嘆生命為何如此多災多難。也許從20歲天真爛漫的小姑娘到初為職場人,進而身為妻,身為母,多方生活的磨礪讓我感受生活的不容易,進而對一部書的理解也有了新的領(lǐng)悟,不過也就僅限于此。
? ? ? 時光荏苒,轉(zhuǎn)眼從30歲的少婦,轉(zhuǎn)眼步入中年,十年的世事紛擾令我想起諶容一部小說《人到中年》。小說極盡刻畫一位眼科大夫陸文婷,敘述她人到中年生活的舉步維艱。從書中到現(xiàn)世的生活里,我慢慢地讀懂了在一張潔白無瑕的童年底色上,生活的畫筆從青年時的絢爛慢慢地蛻變到中年時暗淡晦澀,也慢慢地學會咀嚼生活中諸多不順心的事情。如真覺得苦不堪言時,便如那反芻的老牛,慢慢回味自己所讀之書,倒又有了新的體會。這時,《活著》這部書又重新進入我的視野,重新回味這本書便又有了新的感悟,大腦定格在老邁的徐福貴坐在田埂上,靜靜地看著田中吃草的那頭與他相依為命的老牛,他與它都那么倔強地活著。十年之間,這幅倔強的不屈服的畫面在我的面前越來越清晰,詮釋好好地活著,生命本身就是不容易的。
? ? ? ? 孩子,一本好書于無形之中影響著一個人的成長,從20歲到30歲,再到40歲,《活著》這本書總能在生命需要重整時給予我更深的認識,撫慰著內(nèi)心的躁動與不安,讓心靈回歸于寧靜與安詳。同樣,一部好的電影也可以影響著一個人對社會和生命的認識。(但我相對來說更喜歡文字,電影總難免受到世俗利益驅(qū)動的影響。)
? ? ? ? ? 今日,我們一家人能夠興致頗高的看到《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全賴你們的興趣廣泛,爸爸的果斷,還有媽媽的順從。一家人能夠快樂地生活在一起,總需要大家默契和諧。這雖是題外話,但對于一個孩子的成長也是至關(guān)重要的,這也是我不得不說的。言歸正傳,《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應該算是一部好電影,但也是一部商業(yè)性質(zhì)的電影。之所以說是好電影,我的標準十分簡單,因為它深深地觸動你內(nèi)心深處柔軟的地方,帶你看過很多電影,你為之動容哭泣的不多,這是一部,還有一部是你頂頂喜歡的《摔跤吧,爸爸》。這兩部都可以說是好電影,相比較而言,《摔跤吧,爸爸》更富有文藝性,更彰顯電影作為一種影響人精神世界而具有的凈化心靈的作用。而《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卻有著諸多的瑕疵,如程勇這個人物形象的轉(zhuǎn)換過于生硬,同時前后兩部分的形象彰顯著濃濃的世俗氣,這是真實的生活,卻也是你們所陌生的,也是我不愿意你們過多去關(guān)注的世俗。你們畢竟所處成長的特殊時期,我更希望你們接觸美好、純潔的事物,雖說古語有云“出淤泥而不染”,但更多的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一點請你們務(wù)必相信媽媽,人總是在環(huán)境中慢慢濡染出來的,之后,形成美好品質(zhì)后,方能具備“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貴品質(zhì)。我之所以講這一點是希望你們,在我無法將世間之不美好的東西隔離于你們世界之外時,希望你們慢慢形成自己的判斷能力,盡量吸收美好的,自覺摒棄一切丑陋的,觀電影是這樣,看書亦是,交友如是。
? ? ? ? 講完我對這部電影的顧慮之外,這部電影還是有很多可圈可點的地方。一則選材貼近生活本身,讓我們對生活有了更深入的思考。首先,人吃五谷雜糧,生老病死并是人之常情。而對于生活的質(zhì)量而言,健康的生命是何其寶貴,盡其所能地保證生命的健康是自身對自我和對愛自己所有人的一份承諾。其次,進而不幸得病,如何醫(yī)治成為病患和家屬最大的心愿,同樣也是社會努力要解決的棘手問題。在這件事情上,最大的痛并是人財兩空,著名作家魯迅正因為父親的病被庸醫(yī)延誤,不僅未能挽救父親,家境更是一蹶不振,致使魯迅發(fā)下誓言,東渡日本學醫(yī),挽救像他父親一樣被延誤的病人。(后棄醫(yī)從文又是生命中的一大痛苦)其次的痛是窮人看不起病,這也是社會中目前最困擾老百姓的事情,也是這部電影想要反映的核心問題。有病能治卻無法得到治療,這種事情古已有之,不是當今世道如是。在社會文明程度越來越昌明的時代,社會需要為更多的人解決生存問題,社會中有當擔的有識之士積極主動地幫助解決問題。除此之外,作為個體,我們是否也要思考如何自救,因為問題永遠是層出不窮,除了等待別人給自己解決問題之外,如何自救才是人生最有利的突擊。記得,在民國時代,盛行于中國的肺癆成為可怕的疾病,而這種病在美國卻得到很好的治療。作為民國才女的林徽因曾因患有癆病,受到美國朋友邀請,本可以遠赴異國治療,雖因愛國情結(jié)未能成行,最終香消玉殞,被當時認為是一件憾事。而林徽因能夠獲得如此盛情邀請,最大的原因是她自身的成就而贏得的待遇,她的才情和才華令更多的人牽掛著她的健康,關(guān)切她的生命,而她所具有的盛名無不是自己努力奮斗而來的。同樣,影片中的程勇盛名華麗的轉(zhuǎn)身,何嘗不是他自己努力打拼出來的,他的成功不僅在于他肯拼,肯委曲求全,肯真心實意地為他人著想。他的一切努力真真實實告訴每一個人,活著,真心不容易。
? ? ? ? 孩子,在這個世界上,好好地活著,真心不容易!盡我們最大的努力去做我們能夠做好的事情,為自己的將來贏得一份更廣闊的天空。(孩子,媽媽僅想告訴你們兩件事情:一是請時時刻刻注意鍛煉,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努力讀好自己的書!二是生命的成長離不開習作。習作本身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它需要我們很認真地生活,很認真地思考生命賦予我們?nèi)魏我淮蔚哪サZ。但是,媽媽也同樣負責地告訴你(就像告訴我所有的學生一樣),習作本身也是一件極容易的事情,它如吃飯,呼吸,都是我們生命成長中必定要做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