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流浪狗,在寒夜里發(fā)出哀鳴。也許是太冷了,也許是太餓了,也許在感嘆這個冬天太難熬了。葉子推開窗子,想要看看這只狗狗的情況。然而除了昏暗的路燈,什么都看不到。她關(guān)上窗,想起來一副畫,一副他送給她的畫。
他還是想她的,只是減少了見面的機會,畢竟真的快要期末考試了。答辯的課程設(shè)計也很是費腦費力。他真的很忙。約會的時候,她們換了地方。也許是他不愿意讓義哥知道他還跟她在一起吧。
他們約會的時候,也不再擁抱,不再親吻。她也不覺有異。投機的聊天可能比什么都更讓人輕松。這天,他送給她一副畫。
這幅畫是他自己制作的。標題是兩只狗狗的愛情故事。中間是豎著寫的蒙語,看起來內(nèi)容很長,但是她不懂寫的什么。圍繞著蒙語,周圍是按順時針順序貼著的一張一張的小圖片。圖片上是兩只小狗狗,它們相識,一起玩耍,一起長大。整個故事很溫馨,很有愛。她從小就喜歡狗狗。看到后自然是喜歡的不得了。她問他蒙語寫得是什么,他說不告訴她,滿眼笑意。她也跟著笑了。拿回宿舍后就貼在了床鋪的墻上,看著畫兀自地好一陣笑。從此她見不到他的日子里,她總是看著它們傻笑。
其實他在宿舍里制作這幅畫的時候,想寫一段情話,可是又不想太招搖。忽然想起義哥是蒙古族人。想著用蒙語寫,這就是他和她的密語了。可是自己又寫不了蒙語。于是他求助義哥,說替別人制作的,幫忙寫段情話。義哥意味深長地看看他,說好。于是,洋洋灑灑的寫下了這些話。他如獲至寶的拿走了。
假期馬上就要到了,他送了一堆寶塔給她。告訴她每天拆一個寶塔,等拆完了就開學了。她笑了。他叮囑不能一次拆完啊。她捧回去看著一床的寶塔,大的、小的。腦子里想象著他把一張張寫了東西的紙一個一個疊寶塔的樣子,她感動著、幸福著。
放假前他最后一次找到她的時候,她正合上一本英語雜志,圣誕紅的封面,竟然很喜氣。帶著書最后逛逛校園。分開的時候他擁抱她,說:“這本書我拿走了啊,你從來沒給過我什么東西。”說完他揚揚手里的書,留下一個理所應(yīng)當并略為尷尬的笑,走了。她愣在原地,想說什么,終沒能說出來。書里夾著她給他的,沒有寫完的情書。
離校的時候,他無論如何都不讓她送站。他說他受不了讓她看著他走。既然已經(jīng)定了他先走,不能送她。那就誰都不要送誰了。她點點頭。轉(zhuǎn)身后流下淚水。他沒有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