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月集體總結
大班:
本月大班的訓練,以基礎運球和半場二人配合為主,由于工作日和周末出勤的孩子分段比較明顯,所以在周三周五的訓練中,我們的基本功訓練占比較大,尤其針對技術相對薄弱的同學,以規范身體形態,嚴抓腳步為主。周末出勤的孩子年齡相對大一些,有些孩子技術也相對成熟。在周末的訓練課上,對抗環節占比會稍大、除基本功的鞏因外,也會更多的給大孩子們一些對抗性更強的訓練,強調防守,強調配合下的進攻,尤其鼓勵持球人突破過程中無球隊友的移動路線及分球,鼓勵孩子開闊視野,
對于大班同學,在下月會有新考核的同學升班,訓練計劃中會加大基本功訓練的比例,尤其針對專項腳步,希望大家能保證出勤,鞏固訓練質量,珍惜自己的每一次付出與收獲。
中班:
中班本月的二人傳球與快攻訓練,照比上月進步不小,大部分同學都能在訓練中更好的關注隊友的速度與接球能力,安排好傳球落點,注意提前量,并且在傳球中,體會抖腕與手指撥球,傳球訓練是完全以隊友為中心,以機會為中心的訓練,對于如今的孩子來說,摒棄自我意識,百分百關注隊友的狀態,是件特別有挑戰的事,很多孩子在剛開始,傳了失誤球,隊友接著不舒服的球,心里毫無愧疚,甚至埋怨隊友,隨著訓練的深入,孩子們開始關注隊友,關注他的能力與需求,開始學習把困難放在自己身上,從而盡可能的給隊友傳出更到位,更舒服的接球。
在籃球訓練中,我們關注的遠遠不止籃球,也遠遠不止技術。
下月,我們將在傳球的基礎上,增加傳運結合的訓練,對于何時合球,何時出手,有更細致的訓練,同時,對新升班的孩子進行更多的課堂節奏帶動,讓他們盡快適應新班次新訓練方法。
小班:
本月小班系統學習了背后運球,部分孩子嘗試了胯下,同時復習前變向,復習橫移以及適當結合防守對抗的運球項目。從收效看來,大部分孩子的運球逐漸進步,但并沒有完全熟練,看似蟓可以從左到右,但在翻掌,屈膝,不回頭接球這些方面,還需要進一步的加強?;@球訓練有時收效很快,往往一個細節前一趟和后一趟就可以改變,從而讓動作更流暢。然而有些動作確實是需要千百次的重復才能夠形成肌肉的記憶,成為身體的一部分。孩子在小時候,學習的更多是如何控制自己的身體,控制自己情緒,學習不那么隨意的使用自己,完成一個個從生涅到熟練的動作,同時在這個期間,也完善了自己的意志品質。所以對于小班的同學,我們不苛求他動作的呈現,而更在意孩子在這個過程中的種種表現,用過程代替結果給孩子正向的反饋,這才是我們訓練的目的。
二、本月個人總結
王梓熙最近無論是技術還是心態的成長,都讓人欣喜。開春之后,他的身體硬實了不少,在速度爆發力沒有降低的基礎上,有了噸位的贊助,使得他在對抗中如虎添翼。他是個不怕事的小伙子,不光是對抗時候不怕沖撞不怕防守,更多的時候,他的心態都是無所畏懼的。有次對抗籃下站著一米七多的郭駿堯,他依然敢突敢起步,動作都不變形,這份勇氣真的可嘉。最開始認識王梓熙時,他是有膽怯的,他膽怯爸爸的怒吼,更對爸爸指點他時帶來的壓力無處釋放。但最近一段時間,或許是爸爸溫柔了不少,這份枷鎖逐漸卸下,他開始爆發出更多自己的想法,當然,有些不如爸爸指點的一針見血,甚至背道而馳,但無論何種選擇,是基于他自己的選擇,即使錯了,他也嘗到了后果,再慢慢調整,慢慢趨于正道,雖說慢了點,但扎扎實實,也更加自信。對于王梓熙,教練希望他能把更多的眼光放在自己身上,不要跟對手較勁,也不要在意爸爸的評判,做他自己,相信自己,可以做錯,承認就好,大不了再改,灑脫一點,他會成為球場上的小旋風!
李沐潯每次下課,小頭發濕成一縷一縷的。他上課的時候特別專注,尤其在俱樂部,其他孩子專注的時候,面部表情都有點緊張,但沐潯訓練的時候,每次都又專注又帶著一點得意洋洋的微笑。我不知道我的用詞對不對,但每次看他訓練我都是這種感覺,對!就是得意洋洋!做的好于不好都得意洋洋。沐潯的基本功最近得到了很大提升,尤其在傳球方面,以前手指頭軟軟的不會使勁,傳個球恨不得給自己傳出去,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他可以很好的感受什么叫手指拔球,這種思想意識滲透到末梢神經的過程非常難得,他能通過這項訓練抓住自己身體最遠端的感受,他從控制身體這一塊,就已經進步了一大截。我喜歡看沐得對抗時候和對手較勁的那股勁頭,他是無論輸贏都寵辱不驚并且好不受影響的那種,即使上一個球剛被對方搶走,他想都不想就沖回去防,也許別的孩子還在懊悔或者沮喪,沐得已經開始投入下個回合的戰斗了,不得不說這種抗挫力是我年輕時候都做不到一點。希望沐潯能在今后的訓練中,尤其是基本功的訓練中,更加注意細節,比如重心,只要再低一點點就完美的時候,他總會高那么一小點,比如運球,只要再大力一點點就能完美的練習到控制球,他總是差了那么一點點勁。說他不對吧,對著呢,說他對吧,好像稍稍差點意思。就這一點點,不多,也不難,希望每次教練喊他的時候,把自己已經很用勁的訓練再用勁一點點,就這一點點,他會得到大大的收獲.
翔翔這個小伙子,最開始訓練的時候真讓教練一個腦袋十個大,他應該是我們所有學員里,適應時間最長的孩子。記得最開始上課的時候,他經常自己就跑下去了,不說話,不看你,就是生氣的直砸墻,無論你問、勸或者等他,他都不理教練。可是過了一陣子,他緩過來點的時候,去拉他的手,他還是能回到球場的。翔翔不喜歡挑戰,他喜歡自己已經掌控的感覺。可是學習這東西,就是在一個個不斷的更新自己啊,所以在籃球起步階段,翔翔很難跟上進度,甚至連嘗試都不愿嘗試。但隨著教練一點點的帶動,他開始從一個,十個,二十個球開始拍,從球場邊緣站到場內,從一節課半截上課,半截趴在地板上自己玩小車,到現在一整節課從頭到尾專注努力。從最開始做兩個動作就回頭找媽媽,到現在一整節課除了喝水時候似乎都想不起來誰陪他來上課的感覺。其實我覺得,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他們表達自己表達愛的方式不同,我們是陪伴他們的一縷風,一道光,當我們輕柔地接納他,給予他時間的時候,他的成長和改變,就像春天的小樹,抽芽發絲,只在一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