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朋友一家人吃飯,感覺還是蠻好的,好朋友聚聚聊聊天很開心,可以拉拉家常。
她家公家婆也是從老家過來,她家婆是說家鄉話的。80多歲,身體還很硬朗,有點眼疾,看東西有些模糊,但說起話來還是很利索,雖說家鄉話,但我也能猜到一、二分。人比較和藹可親,很慈祥,一看就是一明事理的老人家。她家公比較內向,到吃完飯也沒聽他說一句話,人家聊什么,他總是點頭示意微微一笑,也不搭話。在我看來朋友應跟她家婆家公處得很好,但聽朋友說她并不喜歡她家婆,她家婆喜歡東家長西家短,喜歡說三道四,不是很厚道的老人家。
看一家人和和睦睦,怎樣也看不出來,也許正如人家說的,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吧,每個家庭都不一樣,幸福的家庭總是相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吧(有點跑題,說夫妻可能更會適)。很多家庭表面看不出別人家的事,特別是婆媳關系,更是微妙。
記得以前家婆來我家,她也住不慣,雖才住個把月,但很多生活觀念都不同,也許她看不慣我,我也看不慣他,畢竟老人家她們哪一代的人受過苦,年輕人花錢買貴東西都會看不慣,年輕人睡得晚,起得晚,也會叨叨幾句,甚至洗個菜都看不慣,比如說洗個豬肚吧,可能你覺得洗得很干凈,又用鹽又用粉翻過翻過去地洗了好幾遍,還用開水飛了一下水,又拿起來用刀刮掉豬肚的油,洗得干干凈凈的,想炒個好吃的菜來孝敬老人家。炒熟盛盤端上飯桌,幫老人家夾菜,等一下老人家冷不妨來一句,豬肚沒洗干凈,有股臭味。你會是什么感覺,你的好心就白費了,心一下子涼到后背。
甚至有些鄉下老人家也會覺得兒子娶了媳婦,好像兒子被人霸占似的,平時親熱一點,打打鬧鬧鬧著玩,她會更看不慣,摸一下老公的頭,他會以為你在欺負他兒子,會說你幾句。所以很多媳婦跟家婆都有隔閡,但也有些例外,有些也處得比女兒還親。
總之,長輩和晚輩之間一般都有代溝的,長輩和晚輩之間年齡有落差,形成代溝,這是必然的。所以,不管老人家如何,她們是上輩人,只能用心去理解他們,包容他們。兩代人有代溝,這是難免的。他們的觀念,也許等我們老了也會有這些觀念。
理解萬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