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兩個月前,發現會區分自己的感受與事實之后,在自我成長探索過程中,今天又升華了一大步。今天早晨四點起床,一天沒喝咖啡,然而這個時間居然還處在亢奮狀態,我真的要回到了18歲嗎?探索自我成長的過程如同拼圖一般,拼塊都在那里卻有時仍然會迷茫或者拼錯,一旦發現拼對了,還是很有成就感的。就如同自我探索過程中發現自己更加了解自己的訴求,這個感覺很美妙。
為什么會這樣的被雞血般,還要從幾個人說起,一次和Jenny吃飯聊天的時候,她講了五個內容給我:肯定的語言、精心時刻、接受禮物、服務的行為、身體的接觸,問我喜歡哪個?我很認真的思考之后說,精心時刻和接受禮物,雖然Jenny有解釋每個內容,我當時覺得我說的兩個是我在意的,這事兒也沒在意就過去了。然而無巧不成書的橋段,在和某個同事溝通時,TA的方式和語言讓我很不舒服同時我也表達了自己的感受給TA,這種不舒服讓我思考我的主要愛的語言是什么。在和另外一位同事聊到了這個不舒服的事件,TA很好的幫我照了鏡子,讓我很想確定我的主要愛語是什么,也想探索我身邊的人的主要愛語是什么,其實希望和每個接觸的人互動的過程大家都很舒服和愉快,因此促使我很想看看Jenny說的這本《愛的五種語言》。
看完這本書,最大的收獲有三:
1- 終于解開了我的一個困惑,為什么我們要有同理心,要換位思考,那就是你是否具備愛的能力,當一切以愛的行為出發,會發現之前不愿意不想的事情會變得如此簡單。“戀愛經驗”的情緒高潮是暫時的,婚姻關系的持久還要滿足“情感需要”,如何滿足就要通過了解對方的主要愛語了。同樣這個方式也適合與你互動關系的其他人。愛箱不滿我們的情緒是空虛寂寞的,愛箱滿滿會讓我們在記憶銀行有豐富的儲蓄供未來提取。
2- 發現了做家庭教練可以參考的維度,這本書里,有很多提問值得引發深度思考,可以被借鑒和學習,比如在最后有個問題:我們是否可能去愛一個你恨的人嗎?
3- 發現了自己的主愛語是肯定的言詞和精心時刻,也理解了老公的主愛語是服務的行為;
最后還是想用書中的一段文字留著這份記憶:愛是一種選擇,每個人每天必須決定我們要愛或者不愛,如果我們選擇去愛,那么按照對方請求的方式去愛,將會使我們的愛最有效的表達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