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成長經歷
我的童年是孤獨的。我五歲的時候跟著父母離開了家鄉,那個時候我剛有自我的意識。一方面,嬰幼兒時期被家鄉和溫情所包圍的歸屬感蕩然無存,既沒有留在回憶中,也不存在新的環境里。
另一方面,由于背井離鄉,存在語言交流障礙,又剛好是適齡上學的時候,天天要到學校讀書。而父親要工作,母親要照看弟妹,所以我似乎變得孤獨了。
印象中在學前班和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總是被班上的同學欺負,聽不懂他們說的話,被他們排斥,可能從那個時候開始,我的潛意識就要抗拒我生活的環境了。
總的來說,小學時期的我,一直生活在異鄉的村子里,既與世隔絕,又煢煢獨立。反而沒有受物質社會的誘惑,過著簡樸的生活,卻渴望有陪伴,理解,依靠,和愛。
等到了初中的時候,也有些害怕班上的同學知道自己是外地人而排斥或者是顧及我,所以沒有去融入那個環境。同時因為覺得他們教養不高(他們的父母多在外務工,農民忽視對子女的教育),總是有罵人打架的情況發生,所以我也在他們之中獨善其身。
這樣我就更沒有朋友和玩伴了。這種情況要到高中才稍好些。那時我在尖子班,同學們都是整個縣城最好的學生,文明,溫和,大家也來自各個鄉鎮,對于我這個外市的人也沒有地域偏見,大家在學習和高考的路上并肩同行。
距離高中入學已經十年了,我當然終于交到至今仍在聯絡的朋友們!可惜我一身的孤獨感卻去不了了,何況如今我一個人生活在這座城市里。舉目也看不見同行之人。在這個環境里,我依舊是孤零零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