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看來,產品經理是個入門門檻比較低的工作,好像誰稍微了解一點了,誰都能做。但是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產品經理,或者說成長為優秀的產品經理,還是要有意識地多去提升自己的產品思維。
產品經理,其實很多的時候要去做選擇,去選擇做什么功能,去選擇選擇哪個規劃方案,選擇做那個、不做哪個。
那么要想做好選擇,在進行最初的規劃時,就得明確好兩點:一點是目標,一點是資源。
目標,做這個事情是否有明確的目的,為了什么,想達到怎么樣的一個效果,能否用數據來衡量這個效果。同時,目標是基于角色的,不同的角色,其考慮的目標不一樣,比如說一個b端產品,有管理者使用、有普通基層使用、有老板使用,各自關心的或者目標可能是不一致的。能否弄清楚這些目標,并且權衡。
資源,就是在有限的資源下能夠把事情做得最漂亮。最近我也在想一個問題就是:有的時候,我們在評估需求的時候,有時候經評估總是會給個結論,就是這個需求可能做不了,沒法實現,需要太多人參與沒人員支持,需要很多時間安排不來,需要系統大改動但來不及。? 這樣子也算是一種正確的方式,但此時,還可以去想在現有條件下,如何突破、或者繞過各種限制條件,來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或者盡可能地逼近我們想要的效果。
這兩點,其實還是需要我們產品經理在日常的工作中、思考中更加深入,而不要僅滿足于表層的思考、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