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眾號:笑巫阿姨,關注“媽媽群體”生存狀態,探究“怎樣一邊帶娃,一邊賺錢”,歡迎關注我!
我寫講書稿也有段時間了,大家知道講書稿的稿酬還是很可觀的,很多人想學怎么寫,甚至還花錢買了付費課程。告訴你,其實寫好講書稿很簡單,只要按照這篇文章的步驟來做,基本上有一定寫作功底的人都能寫好一篇講書稿。
講書稿是啥?
如果你是小白,那你可能得先了解啥是講書稿。不知道你聽過喜馬拉雅、得到APP等平臺的講書節目嗎?每個節目用大概30分鐘的時間,把一本書的精華內容講給聽眾,這類節目的底稿就是講書稿。
那顧名思義,講書稿的語言風格就必須是口語化、適合播講的。
我舉個例子,講書稿里常見的句式有:
“誒,這就有意思了。balabalabala”
“我舉個例子哈,balabalabala”
“那你可能要問了,balabalabala”
看明白了嗎?這就是講書稿的基本風格,口語化、講述化、把一個本來挺稀松平常的觀點,用一種能吸引人注意的方式講述出來。
寫好講書稿第一步:通讀全書
既然講書稿是圍繞著出版物進行的,那首先你就得把書先通讀一遍。這里看個人習慣,你習慣精讀,那就一字一句地讀完,一邊讀一邊劃重點、記筆記;
如果你覺得精讀太慢,也可以先把目錄看一邊,一邊看題目,一邊推測題目下面大概在講什么內容。然后在通讀全書的時候,驗證自己的想法對不對。
寫好講書稿第二步:提煉核心觀點
別看每本書十幾萬字,但大部分書都是有一個核心觀點的。比如前幾天我在讀的一本書《能力陷阱》,其實整本書就講了一件事:要先像領導一樣做事,才能獲得領導思維。
有的書核心觀點會比較散,這樣的書很難在30分鐘之內把全部內容講完,那這個時候你就要考慮取舍了。找出書里的主要觀點,然后權衡一下哪幾個是必須用的,或者最容易寫出彩的。
寫好講書稿第三步:制作講書稿思維導圖
大家不用把思維導圖想得那么高大上,好像必須付費參加個課程才能學會。其實思維導圖這個東西我們很多人初高中背歷史政治的時候都用過,只不過那時候沒有“思維導圖”這個名詞而已。
那提煉出全書的核心觀點,接下來你就要制作這本書的思維導圖了。
思維導圖工具有很多,我用的是WPS自帶的免費版,已經很夠用了。
基本上,經濟管理類的暢銷書,都可以用經典“三段論”來劃分講書稿結構:
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
我們還以《能力陷阱》為例。那這本書的思維導圖就是:第一部分分析能力陷阱是什么;第二部分,具體舉例,講一講它是怎么形成的,會帶來哪些負面影響;最后一部分就是給出解決方案,你都提出問題了,你不能不告訴人家怎么辦呀是吧!
這樣,一篇講書稿的大概提綱也就出來了。
寫好講書稿第四步:撰寫講書稿正文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行文風格,這里不好統一講。但是也有一些具體的辦法:
1、一篇講書稿大概6000~8000字,為了避免寫不夠或者寫超的情況,你可以根據大綱,大概分配每一部分要寫多少字,然后再把每一部分分成一個一個的小節。當你劃分的小節特別細的時候,可能每一小單元只需要寫幾百字,這時候你就會覺得很輕松了;
2、避免抄書。寫講書稿,一定要用自己的語言,把書中內容口語化地表達出來,除非必須,否則不要大段大段抄寫書中原文。畢竟,聽眾想聽的是你獨到的觀點,而不是書里的原文;
3、避免把講書稿寫成流水賬。
新手小白在擬提綱的時候,往往一不小心就直接按照目錄結構走了,結果就是目錄的所有內容都一股腦放進去了,然后發現字數超了。
這個時候,你一定要有篩選,有側重。有時候也可以只把全書最出彩的地方講出來,其他平平淡淡的內容則不講。
4、口語化,一定要口語化。有的人寫稿子,一不小心就寫成老學究了。這樣的稿子別說播音了,就是讀原文都很難受。
5、解讀一定要有趣。不要為了解讀而解讀,而是從讀者和聽眾的角度去想一想,這么講能不能引起他們的興趣?
最后:講書稿去哪里投稿?
目前我所知道的一些有講書稿的平臺:得到APP、喜馬講書、路上讀書、十點讀書、年糕媽媽。
不過公開招募撰稿人的很少,只能說多關注平臺信息吧!或者試試自薦。
有的人做了一個讀書節目叫《曉書童讀書》(好像是叫這個),如果你真的喜歡解讀圖書,但是又找不到投稿渠道,其實也可以效仿一下,做一檔自己的讀書節目。賺不賺錢先不說,給自己找點樂趣還是可以的!(以及萬一能賺錢,那就是一箭雙雕的好事了)。
P.S.?關于講書稿要用電子書還是紙質書,我個人習慣是電子書+紙質書相結合,畢竟紙書在寫寫畫畫方面還是很有優勢的,而且和編輯溝通起來也更方便。比如討論某一頁的時候,紙書大家頁碼都是統一的,電子書可就不一定了。
以上。有什么問題可以給我私信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