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我一直是一個離家在外的孩子。
似乎,我一直是一個主動離家的孩子。
似乎,我一直是一個不會想家的孩子。
從很多年前開始,我就是離開家獨自漂泊在外的孩子。初中開始在外讀書,到后來,一個南方姑娘大學選擇的也是很靠近北疆的大學。
于是,總有人問我,
“你想家嗎?”
我也總是說,
“不呢,不想。”
然而,當昨天有人跟我說元旦快樂,說他現在在家里過元旦,問我有沒有什么想要的東西的時候,一瞬間看著眼前的那幾個字就感覺想家的情緒已經泛濫成災。
在習慣離家的日子里,沒有元旦中秋端午冬至元宵的概念,最多就是QQ上的一句沒有什么溫度的問候,于我而言這些節日最重要的意義就是幾天假而已。
北方的孩子比南方的孩子豪爽,也粗放得多。在之前成人生日那天的0點時,QQ微信炸開了鍋,而宿舍里面這個時候也沒有一句問候。
早上有室友想起來我生日,而另外的兩個室友,一個直到10幾天之后才猛然想起,另外的一個一直沒有什么反應。
我也曾因為這些非常難過。因為生病窩在被子里努力想睡過去而不至于那么難受的時候,被她們不在意的打開的燈晃醒,于是更加難過。
到后來慢慢習慣北方大家的相處方式,也就慢慢對這些事情不那么抱有期待,是呀,這只是一個普通的日子。
一直告訴自己沒有關系,一直說這些不過是普通的日子,習慣了不那么被關心,但就這一句話,突然,好想家。
但是,我是不能打電話回去告訴媽媽我想家了的,不是不被媽媽重視,相反,我媽媽一直非常寵著我。
一直以來,離開家往外走的決定都是我自己下的,每次媽媽都很不舍得我要一個人去那么遠的地方。
但是,一直以來,被媽媽寵著意味著被媽媽管束著,于是,我想去更遠的地方。
所以,為了慢慢讓她放心,我嘗試著一個人跟著旅游團出去玩,我嘗試著和幾個好朋友一起坐很久的火車去一個沒有任何熟人的地方旅游十幾天,我嘗試著開學報道自已一個人從南方坐飛機來到一個我完全不熟悉的北疆的城市,一點點把自己倒騰到寢室。
只是在偶爾生病的日子里,在理智被病魔擊潰的日子里,我躺著床上,輕輕的哭。
一邊告訴自己,我不想家,我一點都不想呢,一邊伏在枕頭上,輕輕的哭。
(#無意針對北方的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