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林野不知道那個冬天是怎么過去的,似乎除夕夜之后再也沒下過雪,但整個冬天都處在一種寒冷干燥的狀態,寒冷與黑暗是余林野對那個冬天所有的記憶。那個寒冷的冬天一個問題一直縈繞在余林野的心間:“一直和自己朝夕相處的人怎么一瞬間就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不見了呢?”斗轉星移,海枯石爛,可千百年來竟沒有人能給出答案。
直到余林野已經在教室里坐在許夢的身后上了好幾天課,直到班里已經有人脫下厚重的羽絨服的時候,他才恍然醒來:原來寒假已經結束了,原來冬天已經進入了尾聲。冬天過去了緊接著就是春天,但人離開這個世界之后會去哪里呢?又是一個沒人能說的清楚的問題。
學校又讓余林野的生活漸漸恢復了正軌,繁忙的學業沒有給余林野過多的時間去思考那些人生永恒的命題。此刻他更需要面對的是那些圓錐曲線奇奇怪怪的交點、那些被拋向高處又重重摔在地上的小球還有永遠不會給外國友人寫信的李華。日子像是緊握在手中的沙子,當你攤開手掌去看時才發現已經所剩無幾。第一次月考結束了,成績也很快就出來了:余林野595分,班級排名2。
余林野對這個分數基本滿意,但這一次的第一名頗讓所有人都感到意外,并不是楚子安,而是孫嘉良。之前余林野從來都沒有把孫嘉良當做對手,因為孫嘉良既不像是楚子安那樣的天賦型選手,在整個高一階段也都并不出眾。但在所有人都不經意的時光里,孫嘉良一點一點努力厚積薄發,終于在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作為孫嘉良的朋友,說實話余林野還是很樂見于這樣的結果,至少這與他一直信奉的“努力一直會有回報的”信條一致。
馬云初在班里宣布完成績的那個上午,窗外忽然風云變色,在短短的幾分鐘內天色就暗了下來,接著便是傾盆暴雨。“嘩嘩”的雨聲吸引了班里正在上物理課的同學的注意力,雨滴打在窗戶上“砰砰”作響,靠窗的同學關上了幾扇沒有關嚴的窗子。
放學鈴聲響起后,透過窗子望過去雨一點也沒有減小,像是一顆顆透明的珠子一般灑落在初春的大地上。余林野收拾好書包拿上傘準備回家,張毓攔住了他:“小余,你帶傘了沒?”
“帶了啊。”
“那你能把我送到學校門口嗎?就這一段路,把我送到學校門口你就不用管我了。”
“行,那走吧。”
余林野和張毓下了樓,余林野撐開雨傘和張毓并肩走在濕漉漉的校園里。
“小余,不知道為什么我覺得有時候你看上去特別脆弱。”張毓突然莫名奇妙的說了這么一句話。
余林野頗為驚訝,他調整表情轉過頭笑著望著張毓:“啊?有嗎?”
張毓沒有回答,兩個人默默地繼續往前走。余林野把張毓送到學校門口,然后自己一個人繼續在雨中穿行。下雨天的學校門口異常的擁擠,到處都停滿了學生家長的車,甚至走出幾十米外依然是排隊等著接自己的孩子的學生家長的車。余林野在擁擠的車流和人流中穿行,他突然笑了出來:我以為自己偽裝的很堅強呢?沒想到這么容易就被看穿了啊。
“沒想到這么容易就被看穿了啊。”徒留少年獨自穿行在雨中,被人看懂自己的脆弱究竟是一件好事還是一件壞事呢?
回到家里,余林野總覺得空落落的,感覺還沒有在學校踏實,兩個男人相對無言默默地吃飯,吃完飯余林野會回房間睡一會兒,另一個男人收拾碗筷在廚房里默默地洗碗,家里除了水龍頭“嘩嘩”的水流聲再也沒有別的聲響。下雨天曾被余林野認為是最適合睡覺的天氣,可他躺在床上輾轉反側怎么也睡不著。在床上掙扎了十二分三十五秒之后,余林野決定算了不睡了。他戴上耳機開始聽歌,窗外的雨聲一下子聽不見了,只剩下窗子上一滴一滴緩緩流淌的雨水映入余林野的視線。
下午雨就停了,一切依舊,世界好像從來都沒變過,也好像時刻不停地在變化著,徒留這些庸庸碌碌的人們在不變與變化中踉蹌前行。天色逐漸變暗,直到明月高懸,白熾燈下的少年還在奮力與試卷廝殺著,放學鈴聲宣告著一天的廝殺告一段落。這些勇敢的少年少女們可以在黑夜中獲得短暫的休憩,然后第二天繼續開始他們的戰斗。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余林野騎著單車緩緩行駛在路上,經過一個十字路口,余林野感覺到硌了一下,然后單車就突然變得異常的沉重。余林野下車查看,發現有一顆釘子扎進了單車的后輪輪胎里。“媽的,這還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大半夜的修車的師傅基本上也都休息了,余林野沒有別的選擇只能推著單車向前走。
“嘿,小余,怎么了?”是于樂章的聲音,他停下單車問余林野。
“額...車子后輪扎進去釘子了。”
“那,你這打算咋辦?就這樣推回去嗎?”
“這大晚上的也沒有修車的師傅,我還能咋辦?”
“叫你家人來接你吧,車子先鎖在路邊。”他說著把手機遞給了余林野。
“啊?好,謝謝~”余林野抬起頭眼神里充滿了感激。
余林野給父親打完電話把手機還給了于樂章,然后和于樂章道別再見。望著于樂章離去的背影,余林野心里感慨萬千。一開始他沒有想到于樂章會幫自己,一開始他也并不愿意接受于樂章的幫助,無論有多少個一開始,但結果都是余林野在于樂章的幫助下解決了燃眉之急。
“許夢、孫嘉良、張毓、于樂章,這些人在我生命中出現的意義究竟是什么呢?”余林野站在黑夜中回想著這一天中在他人生中留下深深淺淺的痕跡的人,思考了良久卻依然思索不出答案,直到他看見那輛車燈昏黃的捷達車慢慢靠近,一個念頭電光石火般出現在他的腦海:或許這就是所謂的羈絆吧。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