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村長 ? ? ?圖/網絡
“民以食為天”是中華民族有名的諺語,出門招呼一般是“吃了嗎”,可見“食”是我們的頭等大事,不容小覷。我們身在職場也經常會參加各種聚餐,例如:平時的三兩同事小聚、新同事入職的歡迎宴、老同事的歡送宴、項目總結的慶功宴等等,再接下來年終歲尾的一個月我們還會參加部門公司組織的年度總結聚餐。綜合來看,每一年的職場不夸張的說可以用一次次的飯局將其串聯起來。
平常各個同事在各自崗位上各忙各的,除了工作往來很少有機會彼此認真了解,相互溝通。因此,適時組織一次飯局,可以讓領導更了解你,同事更親近你,也能知道自己在領導同事心目中的印象,促使自己的工作開展更加順暢,降低工作中產生的摩擦概率,更能提升領導心目中印象。
記得有個階段公司事情非常多,周末也時不時加班,上上下下壓力都很大。在又一次加班到很晚準備回家時發現領導也在辦公室就過去打了個招呼,不想被領導拉著去街邊燒烤店擼串,喝著小酒聊到深夜,領導聊很多他過去事情并對我的為人和工作表示肯定,情真意切、令人感動。平時嚴肅認真、不茍言笑的領導也有他真性情的一面,只是普通的你看不到而已。后來,領導在工作中多次對我進行了提點,受益頗豐。
身在職場我們可能會遇到各種類型的同事或領導,有些直來直去真性情、有些玄玄呼呼高深莫測、有些柔風細雨巧撥千斤等等,類型繁多。平時工作中,有些小伙伴知道要謹小慎微,知道什么該說什么不該說,往往下班后到飯局上就以為松了口氣,同事間終于可以放下繁文縟節,來個呼朋引伴,暢所欲言了,那你就錯了。
以前單位的有位領導經常利用飯局來了解工作方面的情況,說話也很玄妙,經常是話里有話,老職員都是心知肚明。有個同事小黃,沒啥心眼兒,平時說話特直白。某次領導請員工吃飯,在席間,領導敬完酒后,微笑著讓大家對公司發展現狀談談自己看法,暢所欲言,不要拒束。小黃一看以為機會來了,別人還未開口,他就開始大倒苦水,一口氣說了若干條公司的不足之處急需要改進。領導聽了連連點頭。但不久之后,這名同事就被調到邊緣部門,理由是“不成熟還需要鍛煉”。
職場飯局,不只是吃飯,而是一個“政治”,是一個平臺,特別是有領導參加的飯局,這是領導考察下屬忠誠度、為人處世能力的一個重要場合。該說什么,該做什么,里面大有學問。說對做對了,你可能升職加薪;反之,則可能跌入陷阱,不得翻身。因此,飯局酒桌上,小伙伴們說話一定要注意,小心碰到雷區,否則,很有可能讓領導同事對你產生不良看法而結下“梁子”,甚至為個人以后的工作和發展帶來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