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死亡”兩個字是我們很忌諱的。也很少提及,一個人死了,我們會找各種詞代替,比如“去了”“走了”很隱晦的方式。專門講死亡的書更是少之又少。年輕人談死亡,就像去摘還沒有熟的蘋果,青蘋果咬起來總是澀澀的。別人看你提了也是詫異,叫你別胡思亂想,這事離你還早著呢。中年人談死亡,你的家人孩子妻子丈夫何去何從?再說還早呢。老年人談死亡,是的死亡要來了,他們也知道要來了。有的人自己掙扎著活著,有的人被家人要求著活著。
? ? ? ? 我們的大環境對死亡是避諱的。不吉利的。可這種一定要來的東西有什么好避之呢?從這么一個地方去另一個地方。你看還是個好地方呢。去過的人都不愿意回來了。就像我去南京旅游那次,去吃了好吃的真當想沉迷于這梅花糕中。我和她們說我還想去南京,但我不會和別人說我還想去死亡之地。去了后我是沒機會和別人說的,就像我吃東西好吃的我是不樂意停嘴的;還有這個社會避著這東西,我提及了,人們多是覺得我沒事找事了。
? ? 《預約死亡》是一本關于死亡的書。書名很直接,因此我的標題也很直接。這種大家畏懼,避之的東西,越是要直接。就像一塊很厚的布,你輕輕的戳是戳不動的,得快準狠還得是利劍。《預約死亡》就是把利劍。一把有溫度的利劍。
? ? ? 有位博士要去國外了,希望醫院給他的母親安樂死。之前已經把出國這件事情一推再推了,在推下去也就沒機會了。可是他是接受過教育的,也是被他媽媽辛辛苦苦養成博士的,他要給媽媽送終,帶著媽媽的骨灰出國。他不愿意自己把媽媽弄死,可是他又想讓媽媽死,得在出國前辦好。他是不怕死的,那他又怕什么呢?怕得是天命。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他哪怕在外國得了諾貝爾獎,他也畏天命。
? ? 在中國人的骨髓里,覺得人是不能操縱自己的生命。冥冥中有一只手,那是天的意志。天要你活,你不得不活。天要你死,你非死不可。兒子可以把母親往死路上推,但他不敢清晰明確地對那個時刻負起責任。他不怕母親,他怕的是天。代天行道,天就會怨你僭越了名份,懲罰你。? ? ? ? ? ? ? ? ? ? ? ? ? ? ? ? ? ?
? ? 既要達到自己的目的,又要順乎天意。難啊!不孝兒女們!
? ? 臨終關懷醫院里有個“小白”護士,她很美。在這家醫院工作看來是委屈了。以她現有的條件,到外面絕對可以找道一份更好的工作。可她卻一直在這。小時候放學回家路上看見一顆彩色的石頭,不小心踢不見了,就去找了。而此時她的奶奶已經奄奄一息了,在等她的孫女,說是太陽曬到那根秫秸的時候孫女就放學了。她到家的時候,太陽剛剛移過那根秫秸,可是她奶奶再也看不到她了。她肯定是愛她奶奶的,而且很愛。她好好的服侍這些快要去見她奶奶的人,她想她們一定會對奶奶說,你的孫女是個好姑娘。
? ? 這醫院里還有個齊大夫。他是死亡學說里的陽剛論者。“…生命是一條無盡的鏈條,在太陽下閃爍的那一截就是生,隱沒在無邊的黑暗中的就是死。它是一個環,沒有截然的區別。不必看得那么中秋,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的生死,對世界沒有任何影響。中國現在的死亡者,基本上都誕生于本世紀的初葉,他們缺乏科學死亡的教養假如我到了老年期,一定定下遺囑,安樂死,絕不拖累他人。死也要有膽略。”交談中來了個外國人,他在參觀中的談話,道出在國外人們都是舒舒服服的死的。死不可怕,很多人受不了死前的痛苦。中國是個凡事都要忍的國家,堅持活下去呀。可是已經快要死了,為什么還要堅持?還要痛苦的堅持?不如舒舒服服的等待。
? 醫院每周都會來志愿者。這些志愿者有些不是自愿的,大學生中有為了完成任務的。這位志愿者是個小姑娘,為什么來?
因為大家都來。
那大家不來你是不是就不來了。
是的。
很誠實的回答。后來她又道,但現在,我是心甘情愿來的。
第一次遇到了個爺爺鬧得不歡而散,下一周就找了個借口沒去,第三周的時候沒有合適的理由,又來了。可是那位老爺爺已經不在了。小白告訴她:他去了,就是昨天,星期五。他很想等到星期六的,可惜沒有等到。世界上的有些事,不是你想怎么樣著就怎么樣著的。…他一直都很清醒。最后他已經不再等他的女兒,只是等你。
? ? 小姑娘拿了老爺爺留給他的紙條,還有那件當時執意讓老人脫去洗的衣服。孩子:你是我這一生認識的最后一個人了。原諒我那天對你的暴躁。看得出你是個天性憂郁的女孩,因為我以前就是這種性格的人。這不好。得了癌癥以后,我決心做一個快活的人。我想了許多辦法。比如唱歌。但最有效的是穿這件孫悟空的背心。我一看到這個滑稽的猴臉,就忍不住微笑起來。我要到遙遠的地方去了。我走之前,送給你一個猴臉。當你憂傷的時候,看看它,你會情不自禁地微笑。一位愛發脾氣的爺爺。 字跡非常潦草,每一橫每一豎都是分幾次寫完的。
小白對她說:爺爺死的時候很痛苦。他是胃的幽門部癌,腸道完全梗阻,就像人的下水道不通,全積在胃里。每進一滴水,就像毒藥。她知道爺爺最后的那勺飯,就是他對姑娘最大的撫慰了。
? ? ? 采訪到了尾聲,作者像院長請求體驗下臨終關懷。院長安排她住下,夜里怎么也睡不著。一位老人遞來了兩顆安眠藥。這藥不是一人兩顆的嗎?是的。這是昨天死去的人留下的,她說反正我今夜就要死了,用了也浪費,留給下一位吃吧。新來的總是不容易入睡的。這種善意讓我感到暖洋洋的。
? ? 死亡這種東西試不出來的。我們還有好多年。這本書不是講死亡本身而是講著由死亡衍生的之前的故事,還有對人們行為的影響。
? ? 在未來我們會有更多的臨終關懷醫院,死亡不可怕,死前也都是溫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