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寫這篇文章,并不是為了替司機朋友們訴苦,辛苦賺錢,勤勞養家,這群來自社區各個階層的小人物,并沒有抱怨,他們希望在大城市實現自己的夢想——為一家人生活的容易點!苦點累點,又算什么!然而把打車難,打車貴的原因竟歸咎于這群司機,我不同意!
近日,打車難、打車貴的問題又集中爆發啦!引發了廣大網友的熱議,一篇《致滴滴,一個讓我的出行變得不美好的互聯網平臺》的文章將這個話題徹底引爆,引發億萬網友的激烈討論!文章以幾個身邊實例來證明打車之難,打車之貴,最終將矛頭指向滴滴、易到等平臺,指責他們以各種方式榨取司機和乘客的血汗錢,看完文章,我默默轉到 了朋友圈,但沒做任何評價,作為離司機最近的那群人,我知道有個人來懂這群網約車司機真的很難!
在嘀友社區的見證下,動不動就有高達75%的扣點出現,動不動就來一個風控,動不動就給一個警告,平臺再罰個50、100,靜默個一天、一周,路上再為了方便乘客上下車來個違停200,吃個飯上個廁所隨時都有個罰單200,運氣不好,,要是趕上釣魚,三個月,一至三萬元,還扣證,靠著服務吃飯的這群司機,日子過的有多難,誰知道?網上那句“賺著白菜錢,操著賣白粉的心”,并不是無中生有的段子!
“這鍋,一線奔跑奮戰的司機,不能背!”
從最初的討伐滴滴、易到等平臺派單效率低下,系統加價不科學等問題,到現在的劇情反轉,各大媒體紛紛為滴滴易到等平臺開脫,我不知道其中是不是混有水軍,但我實在不能理解,為什么大家指責的會是一群為滴滴易到賣命的司機!大家也一直指責說看病難看病貴的時候,卻很少說是因為醫生的問題,而只是說他背后的醫院怎么怎么樣,道理是一個道理,為什么針對開車的司機,卻無端多了那么多指責!你們指責的是一群在夾縫中生存的司機——為了省錢一天兩餐甚至一餐,為了多帶點錢回家給老婆孩子添新衣不惜犧牲休息時間,然而,“打車難”“打車貴”的現實真是司機們造成的嗎?為何沒人去深入了解,就妄下定論!這鍋,一線奔跑奮戰的司機,不能背!
我們先看看司機的一些真實生存情況:
以上是滴滴官方推出的滴滴快車車主午餐報告,從一天最重要的午餐數據可以對車主的生活窺知一二,其中辛苦可見一斑!
一直被各平臺壓榨,卻只能默默承受
多篇分析文章中出現司機挑單,接單慢,等待系統加價給出更高的車費,要承認的是,現在打車動不動就運力緊張,動不動就系統提示加價才能快速達到車,但這真的就是司機為了增加收入造成的嗎?
事實上顯然不是,乘客加價多少,與司機似乎并沒有太大的關系,即便有,那也僅僅是收入上漲一小部分!更何況滴滴是派單模式,司機取消訂單要擔責罰款,但也存在乘客付款與司機收入相差巨大的情況;而易到平臺,雖然司機可以搶單,但從嘀友社區里的司機曬單圖可見,乘客付款130元,而司機到手只有50幾元,這種情況已經成為常態!足以說明這一切,不過是平臺為賺錢的狡猾技倆,將責任進行了轉移而已!當初平臺以“月入過萬”的宣傳噱頭吸引車主加入,現在去將車主壓榨至這種地步,卻還要司機們背上這黑鍋,要去哪里說理?
越查越嚴,40萬車主面臨淘汰,花了幾十萬像買了個燙手山芋
網約車是合法了,但真正合法車又有幾輛?以上海為例,41萬車主,其中40萬都不合法,都要被市場淘汰,這部分司機本是網約車最中堅的力量,也是這群人激活了萬億級的出行市場!當初鼓勵創新,現在壓制網約車,平臺倒好,錢還在掙,壓力卻轉移到司機身上!那些為了生存,花盡積蓄拼湊近二十萬元買輛車,剛闖入這個市場,卻被告知做不了了,這得是多大的玩笑!
而那些繼續開車的車主,整天又像過著貓捉老鼠的日子,越查越嚴,一次次聯合執法,平臺一會給報銷罰金,一會又不報,這日子過的提心吊膽,一年到頭,卻也攢不了多少錢,日子越過越難!
那些符合條件的人多數又是兼職,有多少人愿意去參加考試,拿證上崗?又有多少人愿意去每天不停地為那些急需車輛的人服務?更可笑的是那些愿意繼續開網約車的車主卻又被攔在了網約車考試的考場上!而那些一心想要從事網約車的車主只能默默守著這二十來萬的燙手山芋,茫然無助,去還是留,真是個考驗生存的問題!
非滬牌司機將被滴滴平臺移除,打車難到底怪誰?
昨天有出新消息了,滴滴上海將對外地牌車主進行大清理,那些外地牌的司機可能過完春節就再也沒法回來繼續網約車之路啦!而春節前夕的返鄉潮,引發的打車難,打車貴問題,卻又一直被人吐槽著,要知道,來年,打車更難,打車更貴!到時候又要怪誰呢?
作為社會角落里的司機,卻因為網約車屢屢被頂到浪尖,這樣真的公平嗎?
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奮斗付出,不過是為了生存的更好點,卻一再被誤解!要是打車難,打車貴確是車主造成,這又該多荒唐?平臺用自己的規則再搶占出行市場,司機不過就像棋子,怎樣做,在哪做,還不是平臺說了算!
作為一個離網約車司機最近的群體,我們想替那些默默承受和奮斗一線的司機朋友們說
“這個鍋,我們不能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