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單從網(wǎng)絡(luò)營銷的角度看,這幾乎是一個完美的案例。小銅人的劉俠風(fēng)整合羅爾為羅一笑寫的系列文章,在小銅人的公眾號里推送,讀者每轉(zhuǎn)發(fā)一次,小銅人給笑笑一元(保底捐贈兩萬元,上限50萬元),文章同時開設(shè)贊賞功能,贊賞金全部歸笑笑。當事三方都可以從中獲利,羅爾和女兒羅一笑得到了錢,小銅人得到了粉絲和閱讀量,還有公眾形象。而網(wǎng)友通過轉(zhuǎn)發(fā)和捐款獲得了自己的價值認同,他們更加堅信自己是善良的和有道德的。
2
但是如同所有失敗的歷史教訓(xùn)一樣,一切天才毀于豬隊友,這個豬隊友這正是羅爾自己。羅爾很快就被扒出擁有三套房和兩輛車,還有一家前程無限的廣告公司。盡管廣告公司遭到羅爾本人否認,但是卻能查出他是兩個公司的法人。于是整件事就發(fā)生了反轉(zhuǎn),沒房沒車的人竟然給有房有車的人捐款?羅爾苦心經(jīng)營的受到同情的父親形象,變成了騙子和惡棍,遭到大家的口誅筆伐。而小銅人公司剛剛還是一家有社會責(zé)任感,有擔當?shù)牧夹钠髽I(yè),瞬間就變成了為了利益不擇手段喪失良知的臭狗屎。這次營銷也被稱為是“帶血的營銷”。
3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羅爾沒有三套房子和兩輛車呢?如果羅一笑的爸爸只是一個農(nóng)民,他們真的付不起醫(yī)藥費,那么結(jié)果會如何?這場“帶血的營銷”是否再度變回暖心的慈善秀,充滿正能量的皆大歡喜的結(jié)局?那些喊打喊殺的網(wǎng)友呢,是否又再次熱血沸騰,熱淚盈眶的感動了自己?整個事件很可能就成為充滿了正能量的溫情表演??墒牵遣皇怯腥送浟?,難道這樣就不是“帶血的營銷”了嗎?
4
我們早已對類似的營銷習(xí)以為常。比如所謂中國首善陳光標,他做慈善純粹就是一場營銷秀。而公眾對于他的營銷持有寬容的態(tài)度,大家認為,畢竟錢是真的捐了,那么利用慈善做做秀也無所謂了。甚至有粉絲說:“這樣的作秀越多越好,有錢人能捐款做善事,作秀我們也支持!”所以,可以看出來,公眾并不反對營銷,只要是這種營銷做得漂亮。這次羅爾和小銅人搞砸了,是因為他們選錯了對象。如果,如果還有下一次,那么他們必然會選擇一個更加凄慘,比羅爾慘一萬倍的人來做主角??上攵@樣的營銷成功必然順理成章。大家今天的憤怒,恨的是什么?是借著慈善的名義為個人斂財,而只要你不是把錢放到個人口袋,而是從自己腰包掏錢,公眾才不在乎你是不是在營銷,你的營銷是不是帶著血呢。
5
我并不擔心騙子,羅爾“騙了”270萬,無論是從數(shù)額還是破壞性,這次事件比起新聞里的那些詐騙都遠遠不如。因為畢竟每個人最多也就付出幾百元,不傷筋動骨,也不會有人因被騙了而上吊自殺。甚至說,這件事很難被定義為詐騙,更何況,打賞的那些錢也都退回了。羅爾和劉俠風(fēng)都覺得很委屈,他們都很有才華,但是卻又非常稚嫩。第一次策劃網(wǎng)絡(luò)營銷,就換來這樣的滿盤皆輸。大隱隱于市,那些真正的高手我們看不到,但是實際上我們卻正在替他們買單。那些段位更高的高手策劃的營銷,無比真實又催人淚下。我們做慈善的過程,是一個自我道德化的過程。因為人都有一種追求神圣感的需要,特別是有一定經(jīng)濟基礎(chǔ)的人,他們需要做慈善,來確認自己是一個善良的人,通過儀式感來獲得自我認同。無論是捐錢給窮人,還是寺廟里的功德箱,都是一樣的心理過程。花錢,就是為了買個心安理得,讓自己的良心過得去。
6
但是,我們所做的那些決策,當真是我們自己做出的嗎?“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嗎?”這句話的含義極為深刻,值得我們仔細琢磨。我們都以為自己是自己的主人,我們控制著自己的行為,做自由選擇,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是這是真的嗎?因為這個世界有太多的聰明人,他們早已經(jīng)想出來各種套路,把我們的一切行為都算進去了。而我們就像是小白鼠一樣按照大神們設(shè)定的套路,在各種刺激之下順著別人設(shè)計好的道路在走。比如我們每天在朋友圈轉(zhuǎn)發(fā)的文章,一部分是養(yǎng)生保健方面的,一部分就是心靈雞湯。這些文章都是被設(shè)計好的,調(diào)動人某些方面的情緒,從而實現(xiàn)轉(zhuǎn)發(fā)的目的。我自己寫公眾號也有幾個月了,開始的時候比較勤奮,等到拿到原創(chuàng)以后,就漸漸累覺不愛了。因為在一個紅海的時代,你的努力未必得到別人的欣賞。我覺得有獨特的觀點和引人思考就可以吸引人,但那不是事實,因為沒有人愿意看,沒有人愿意轉(zhuǎn)發(fā)。因為大部分人讀公眾號的文章,需要的都是熱血沸騰和熱淚盈眶。當然了,我還沒有笨到以為只有自己擁有獨立的思想。思想這東西最不缺了,我相信每一張獨特面孔背后都隱藏著獨立的思想和一個鮮活而有趣的靈魂,只是他們不愿意表露而已。那些著名的營銷號背后都是非常有才華的人,他們成批炮制出大量無營養(yǎng)的湯文,不是因為他們蠢,而是因為那些文章被證明是最被喜歡的,閱讀和轉(zhuǎn)發(fā)量最大的。
7
這種控制遍布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買衣服的時候,售貨員會先推薦最貴的,然后才會把她認為適合你的推薦給你。在超市,打折的商品往往在最難夠到的地方,而放在最顯眼位置的,往往是利潤最高的。標價4.99元的商品銷量遠遠比5元的要高。如果領(lǐng)導(dǎo)拍著你的肩膀說,我很看好你哦。你也別太激動,因為他可能對每個人都這么說。這就是套路,我們都生活在無數(shù)聰明人給我們設(shè)計好的套路里。
8
有這樣一本書,《象與騎象人》,里面說大象代表人的感性,而騎象人代表人的理性。騎象人覺得自己是主人,可以決定大象去哪里。但是大象有自己的主張,它只能憑著本能行事。大象見到了食物就會跟著跑,見到懸崖就會害怕退縮,而這時候騎象人是無法和大象進行溝通的,因為大象聽不懂人話。在我們過去的文化里,常常高估了意志力這個詞。認為我們通過理性可以戰(zhàn)勝一切困難,但那只是一個美好的愿望。事實上,大象才是我們這個身體的主人,是君王。而騎象人,我們的理性,他像是一個聰明睿智的宰相,他只能提建議,卻沒有決定權(quán)。當我們了解自己的大象的時候,就可以與自身和睦相處。但是有個不幸的事情,就是世界上所有的大象都是差不多的,除了我們自己,還有那些聰明人,比我們更加了解我們的大象,所以他們設(shè)計出了很多固定的套路給我們鉆,而我們明明知道如此,卻無能為力,誰讓做主的是那頭聽不懂人話的大象呢?
9
在羅爾和羅一笑的故事里面,我們同樣淪為感性的奴隸。如果有這樣一個募捐,羅列出一些真實的數(shù)據(jù),世界上有多少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有多少人得了絕癥沒有錢看病,有多少人在冬天里沒有棉衣穿。所以,請你現(xiàn)在捐款吧,幫助一下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奉獻自己的愛心。請問會有人捐款嗎?答案是不會,這樣的答案不意外,因為我也不會。這樣的描述,是開啟了人的理想思考。世界上有很多人需要幫助,那么我應(yīng)該幫助嗎?似乎應(yīng)該,可是我自己的錢也不太夠啊,而且,需要幫助的人那么多,我一個人又能幫助多少人呢?反正,又不多我一個,而且,就算我捐款了,也不能保證捐的錢都被用于幫助窮人啊。誰知道會不會被人貪污呢?誰知道那些得到捐助的人是不是真的需要呢?這就是理性,我們權(quán)衡利弊,做謹慎的選擇。人都有同情心,愿意去幫助別人,但是同時每個人都自私,也都會去懷疑意義。
10
這張海灘上小難民的尸體,為什么會讓整個歐洲哭泣?因為它是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而非理性。還有這張希望工程的大眼睛女孩,從這個女孩的眼睛里,我們能讀到“渴望”,這并非是語言能夠表達清楚的。真正感動人的東西都是這樣的,它并非事實的羅列,嚴謹?shù)耐评?,而是具體的細節(jié),是具體的畫面。羅爾和小銅人的營銷,就是抓住了這樣的心理。
11
但是理性其實很脆弱,在情感的面前不堪一擊。當你看到一個可愛的小女孩的笑臉,她叫做羅一笑。她笑得那么開心,而下面是她接受化療,剃了光頭的照片,這時候你的心都碎了。這個可愛的小女孩,為什么她竟然要遭受這樣的痛苦?再配上父親那充滿了真摯感情的話語,此刻的我們,感同身受,甚至聯(lián)想到自己的孩子。在這個時候,我們?nèi)滩蛔【腿ベ澷p,去轉(zhuǎn)發(fā),去發(fā)紅包。而這一切都是自發(fā)的,不受控制的。我們不會去計較得失,不會去懷疑真實性,我們只是流著眼淚,想盡可能的去幫助那個可憐的小女孩,挽回她的生命。等等!我們心里明明知道,這世界上有太多的了絕癥的孩子沒錢看病,需要幫助的人太多,不只她一個。我們也知道有太多太多需要我們幫助的人,但是我們?nèi)匀蛔运降木芙^捐款,并且給自己找各種理由。可是面對一篇短文,兩張照片,我們的理性便完全崩潰,因為這時候起作用的不是騎象人,而是那頭大象。大象被小女孩感動了,流淚的不是我們自己,是我們心里的那頭大象。
12
羅爾和他的搭檔劉俠風(fēng)毫無疑問都是聰明人,他們的每一步都戳中人們心窩深處最柔軟的地方。他們差一點就成功了,雖然他們最后功虧一簣,但是有趣的部分才剛剛開始。如果他們做的再好那么一點點,那么今天罵他們的人,都在為他們鼓掌和祝福。一念天堂,一念地獄。我們先不說他們,再回頭看看這句話:“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嗎?”你以為你做的慈善是你自己選擇的嗎?你以為你捐了錢,就能心安理得嗎?你以為你捐了錢,就能證明自己是一個好人嗎?你以為你做慈善,是出于自己的善心嗎?或者,這個世界上有這樣一些人,他們比我們自己更了解我們自己。他們知道你會為了哪些東西而感動,會在某些應(yīng)激條件下做出什么樣的反應(yīng)。所以,當他們設(shè)計好一些刺激呈現(xiàn)給我們的時候,我們做出的反應(yīng),正中他們的下懷?所以,你能夠相信嗎?你覺得自己出于良心從心底里萌發(fā)的最基本的善意,其實只不過是在別人精心設(shè)計之下,情緒在別人設(shè)定好的時間而被激發(fā)而已。
13
我并不想危言聳聽。因為這種利用刺激訴諸感性的心理技巧,在各行各業(yè)都在普遍使用,我們每個人也都會用到它。不管是商家,還是微信公眾號,還是老師,球隊教練或者領(lǐng)導(dǎo),甚至是政府。平庸的人去講道理,而真正的高手調(diào)動的是人的情緒。工具沒有好壞,看的是如何去使用。在大多數(shù)時間里,我們每個人都是默認這種行為的存在。只是我的內(nèi)心里仍然會覺得恐慌,因為我不知道自己所作出的那些選擇,究竟是自己想要的,還是被別人設(shè)計好的。我們所做的慈善,我們?yōu)橛H情友情愛情掉的那些眼淚,我們所堅定不移的那些價值觀,究竟是我們真實的想法?或者僅僅是心理學(xué)上一些閉合的回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