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城位于常州,是春秋古淹國遺址。
到常州是去看望一位重要朋友,經歷了很大周折才見到。見過后所剩時間還有半天,便想去找找這個遺跡。
現在常州到處在做廣告推廣它的淹城春秋樂園,那實際上是個現代的主題公園披上了春秋戰國的外衣,除了一些人造景觀外,就是些游樂設施,那當然不是我的目的地,我是要去找真正的遺址。
可惜出租車司機卻不知道那個地方,給他說了半天,還是把我扔在了春秋樂園門口。無奈只好自己去問門口保安及工作人員,居然各各說法不一,有指東的有指西的,害我來來回回走了幾趟,還照著路牌指示走都沒找到,最后只有一點是肯定的,遺址就在這樂園附近,于是便開始沿著春秋樂園周圍的馬路繞圈走。
此地偏僻,轉過一個路口后,人車都已經很少,又走了一會兒,才到下一個轉角。極目望去,長路無盡,沒有半個人影,也沒有哪里像是個遺址入口的樣子,而此時日正當午,有點渴累的感覺,不過既然來了,哪能如此就回頭?打點精神繼續走。
路的一側是興建中的春秋樂園的偏遠處,只有施工現場,沒什么游人,另一側則是一個村落,也不見人。走了很久之后終于發現有所小學,假期中沒有學生,但是有門衛,興奮地過去問訊。中年門衛端著碗面條,邊吸溜著邊說:“對不起啊,我也是外地來的,不熟悉這附近,你往前去問問別人吧?!蔽抑荒苎士诳谒?,繼續前行。
又走了一段,眼看又要到下一個轉角了,看到馬路左側有個村落,不管三七二十一,進去敲門問路。這次可算問到了,屋里兩婆媳指點我,穿過這個村子差不多就到,老大娘還熱情地帶我走了條捷徑。在路口作別老大娘,又轉了兩個彎,見到有個停了些車的所在,快步走近,看到石碑上寫著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淹城遺址”,不由長舒了一口氣。
在門口的售票處了解到:遺址和樂園是相通的,但是持樂園門票可以來遺址,而持遺址門票不能去樂園,除非另外購票,因為后者的門票遠貴于前者。
進了門,過了一座小橋,根據地圖指示,便是淹城古城墻。一看,不禁笑了:一溜雜草野樹叢生的小土堆,完全看不出有半點城墻的樣子。不由想起好多年前在鄭州,專門去尋商城遺址(那里是古代的商朝都城),到了地圖指示的地點,來回轉了半個小時愣是沒找著,最后跑去遺址保護委員會問,工作人員微笑著告訴我:就是你剛才站的地方腳下的那溜土堆!異時異地,情景竟差相仿佛。
沿著“古城墻”走了一段,前面熱鬧起來。原來土堆上有一段被辟為燒烤區域,自助的、零售的,人聲喧嘩,煙霧繚繞,肉菜飄香。古時城墻上的烽火傳遞兩千年之后變成了爐火,也還好,起碼都是火。
淹城的城墻分為三層,每層都有護城河環繞,故繞著圈兒一層層往里走,沿途欣賞著附會詩經里的關雎井、傳說軍事家孫武起居的孫武草堂等人造景致(走得累了,在孫武草堂旁的一叢樹下歇息飲食,吃喝完后才發現這樹叢竟然也是人造的?。?。行不多時,看到一木牌,上書“岳飛點將臺”,時光一下遷躍千年之后的宋朝,說是岳飛抗金收復常州時曾在此點將,而這里,沒有文字的話,比古城墻還不起眼,也不知是誰考證出來的。
最后通過一座吊橋走到最里層的淹君殿,也就是當年淹國國君處理國政的地方,外面倒還豎了一座仿春秋時的寨門,走進去卻傻眼了:50米見方光禿禿的一片草場!不得不佩服景區開發者對保存歷史遺跡的不遺余力,真是天然去雕飾,竟然一點仿建都沒有,讓人站在這片空曠的場地上盡情摹想兩千年前此處君臣共襄國是的盛況。
不過整個公園內,因為游人甚少,相對清靜,而且有樹有水,有荷有柳,有碧草有輕舟,有木板橋有石子路,其實還算可以賞玩,周末假期來散散心倒是不錯,但如果要來思古,恐怕就需要些想象力了。就如同我多年前去看黃河邊上的楚河漢界,佇立于山頭張目,只見眼前一道蜿蜒河水和兩爿祥和村莊,只能閉上眼睛神游萬仞心騖八極,在腦海中描摹當年金戈鐵馬殺伐滿天的戰爭場面。
兩個小時把淹城遺址逛了個遍,出門后沿著一條貌似大道往外走,走出去后發現依然荒僻,好像是過境公路,所以壓根兒沒有出租車,走了很遠才見到有個公交車站,還是定時的,最近一班車要等到近一個小時后,咬咬牙,沿原路返回,順便給剛才那位老大娘道聲謝。
等到搭上車回常州市里時,已經疲累不堪。
這次尋找淹城之旅最大的感受是:可供懷古的景致其實不能太古,上溯個三五七八百年,好歹還有些依稀可見原樣的遺跡存下,讓你撫今追古,但像淹城這種動輒兩千來年的地方,你所能看到的即便不到化石級別也相去不遠,滄海早已成桑田,追思也沒法追。蘇軾對著赤壁能吟詠出“遙想公瑾當年”的句子,但如果要他對著黃河吟誦“遙想大禹當年”,恐怕他也會犯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