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認為,最能體現領導力的場景其實是戰爭,《孫子兵法》說,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要打贏一場戰爭,所牽涉的面實在太廣,有道、天、地、將和法等多個方面,任何一個方面的疏忽,都可能帶來徹底的失敗。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平已經成為了一種共識,也許我們一生很難碰上一場戰爭,但是模擬的戰爭——競技體育比賽,卻每時每刻都在上演,在這些比賽中,人們能夠看到團隊的戰斗力和凝聚力,以及在壓力下的努力拼搏,而教練和核心隊員的領導力也會暴露無遺。
“老爵爺”弗格森16歲進入女王俱樂部踢球,開始自己的足球生涯,后來他成了曼聯隊的主教練,并且在那兒執教了26年,在他執教期間,他曾帶領球隊獲取過38座槳杯,其中包括12次英超冠軍和2次歐冠冠軍,他還成為了亞歷山大-弗格森爵士。
2012年10月,他首次站在哈佛的講臺上給學生們講課,完成了從球場教練到大學教授的完美轉型。
他還寫了一本書,書名是《領導力——曼聯功勛教練弗格森38年的管理心得》,讀完這本書后,我發現,弗格森和NBA馬刺隊主教練波波維奇在領導球隊方面有很多相似之處。
我不是足球迷,更不是曼聯的球迷,但我是個資深的籃球迷,而且這么多年過去了,我對籃球的熱愛好像一點兒也沒有減少。我覺得像足球和籃球這樣的團體運動,關于領導力的要點都是相通的,只是可能領導一支足球隊可能比帶一支籃球隊更復雜,更加不好把握。畢竟足球是20幾個人的運動。
波波維奇年輕時在空軍學院打球,是個很不起眼的球員,后來進入NBA,做拉里-布朗的助教,并于1996年成為了馬刺的主教練,這一干就是23多年,是美國四大職業體育聯盟執教同一支球隊時間最長的教練。
在這23多年里,他帶領馬刺五奪NBA總冠軍,三次獲得NBA年度最佳教練獎,被稱作馬刺的“教父”,波波維奇還深受全聯盟球員的愛戴,他現在還是美國隊的主教練。
他還為NBA培養了大量的人才,從馬刺系出身的教練員、助教、管理人員幾乎占了聯盟半壁江山,波波維奇的門生故吏遍天下。
弗格森和波波維奇都有鐵一樣的紀律和堅強的信念,他們都善于激勵他人,傾力打造一支強大的團隊;他們都善于識人,并將他們培養成長;他們都足夠專注,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球隊中。
打籃球和踢足球的朋友都知道,如果某個隊員不和隊友配合,只知道自己帶球猛沖,我們會說他“獨”,原北京首鋼的馬布里,以前在NBA紐約隊打球的時候,由于打球太獨,被稱為“獨狼”,隨著年齡的增加,數據下降后,就再也沒有NBA球隊原意跟他簽約。
為什么球員打球會“獨”呢?因為NBA是用數據說話的地方,某個球員數據好,得分高,身價就高,球員打球不“獨”才怪。
馬刺隊是NBA的一個異類,他們的理念是分享球,這里的球員打球都很無私,他們愿意也經常能夠把球傳到最合適的人手里,這樣更容易取得比賽的勝利,波波維奇率隊取得了1200場常規賽勝利,并且贏下了114場本不該贏的比賽。
被馬刺挑中的球員,并不是生來就無私,而是波波維奇嚴格要求出來的,球打沒有打進沒有關系,但如果你跑位跑錯了,或是防守不到位,他就會換立刻換下你,把你按到板凳席上,讓打得好的球員上場,甭管你是多大牌的球員。
只要表現好,就有上場的份兒,表現不好,就把板凳坐穿,波波維奇鐵一般的紀律,使馬刺的戰術執行得很到位,球員在場上都拼命防守,有序跑位,無私地分享球。
他把球隊成員高效地連接了起來,把球隊給盤活了。
2015年馬刺同熱火的總決賽打到第六場,在最后時刻,馬刺得分領先,最后的幾秒鐘里,熱火有一次進攻的機會,馬刺沒有防下來,讓熱火隊的雷-阿倫投中絕殺三分,因此痛失總冠軍。
眼看到手的冠軍沒有,這對全隊上下打擊實在太大。
波波維奇激勵隊員,來年卷土重來。
接下來的2016賽季,馬刺上下憋足一口氣,他們打出了全聯盟最漂亮的進攻,和最強悍的防守,并在那一年的總決賽中,大比分擊敗熱火,成功復仇。
曼聯隊和馬刺隊都有很多國際球員。馬刺奠定王朝的主力球員鄧肯、帕克和吉諾比利分別來自維京群島,法國和阿根廷,他們都不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除了鄧肯是選秀狀元外,其他人的選秀順位都很低,有些甚至是落選的球員,但他們都被波波維奇淘了出來,培養成大牌球員。
這有什么秘訣嗎?
丹尼爾-科伊爾在《文化密碼》一書中總結說,波波維奇對隊員的激勵,包括三部分:
首先,你是我們球隊的一部分。球隊需要你,你不可獲缺,你是球隊的一塊完美拼圖。波波維奇私底下并沒有主教練的架子,大家是其樂融融的一家子,他經常與隊員一起吃飯,贏球一起吃,輸球也一起吃,他還和隊員們一起去看歌劇。
其次,我們是個特殊的隊伍,我們的標準非常高。馬刺是總冠軍球隊,在圣安東尼奧這個小市場能奪得5次總冠軍,自有他的特別之處。雖然波波維奇和球員們的私交不錯,但一旦在比賽或訓練中,他的要球會非常高,在一次訓練中,球隊原當家球蒂姆-鄧肯跑錯了位,就馬上被波波叫過去嚴肅地說了一頓。帕克經常在比賽間隙被拎過去挨罵。
最后,我相信你能達到這么高的標準。馬刺每年都是季后賽球隊,他讓球員們堅定信心,在季后賽中,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績,波波維奇狠抓思想工作,讓球隊為了一個更高的目標而奮斗。
波波維奇與馬刺當家球星情同父子,在蒂姆-鄧肯的退役儀式上,他深情地對鄧肯說,當年我從你父親手里把你帶進盟,現在我把你送走,你沒有讓變壞,我沒有辜負你父親的囑托。波波維奇數度哽咽,不禁讓人潸然淚下。
當然這些不一定在任何人身上行得通,波波維奇一手陪著起來的弟子萊昂納德,由于追求更大的發展,提出離開馬刺隊。馬刺的多年培養,頓時化為烏有,因此而來的球隊重建,也讓馬刺隊元氣大傷。
但馬刺隊仍然是一支季后賽球隊,只要有波波維奇在,任何球隊與馬刺交手,都不會掉以輕心。
弗格森和波波維奇都把20多年的時間獻給了自己的團隊,他們都非常專注。弗格森年輕時擔任教練的時候,每天只睡4個小時,他經常失眠,還有過半夜驚醒的經歷,因為他腦海中全是和曼聯隊相關的事情。
波波維奇將全部的時間和精力注入到了馬刺隊,即使在休賽期,他也馬不停蹄地游說或招募球員。除了處理家事,他很少缺席比賽,他已經把馬刺隊當成了他的家。
我們去讀MBA或參加管理培訓課程,很多人是為了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可領導不是管理,他們之間還有很大的區別。正如弗格森所說,領導的工作是制定很高的目標,并畫出一條通往目標的無人走過的道路,領導讓人們相信自己能夠做到之前認為做不到的事情,讓每個人都相信世界上沒有什么不可能。
領導力,需要用一生去修煉和實踐,而且,“工夫在詩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