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六書:藍瘦香菇是六書中的哪一書?

大董:你把“繼承人”寫成“繼成人”了。

小董:哦。

大董:不會寫的字,要查字典。

小董:我以為就是這么寫的嘛,真不會的,我都寫拼音。

大董:明知不會還寫拼音?

小董:寫完問你嘛。

唉,偷懶永遠有理由。

我有點擔心,小董要看完今天的公號,會不會連寫錯別字都理直氣壯了?

不會的字寫個拼音,或者寫個同音字,這事誰都干過吧。

long long long long ago 的人也一樣。

當然也有不一樣的地方:

第一,漢語拼音最近幾十年才有,所以不會的字寫拼音,只有現(xiàn)在的人才這么干。long long long long ago 的人沒拼音可寫,只能寫同音字。

第二,這種同音字,現(xiàn)在叫錯別字,打個紅叉叉,回去抄十遍。但long long long long ago 的人寫的不叫錯別字,它們有個很牛的稱呼:假借,這可是漢字六書之一!

晚生了幾千年,待遇就是不一樣!

所以,當我看到兒子那拼音加錯別字的作品時,我只好安慰自己,別急,淡定,人類造字也有這么個階段,過陣子就好了。

當然了,淡定的前提是,我兒子還沒寫出下面這種《滿江紅》來。

小倉頡們可千萬別學這種瘋狂錯別字,要學就學long long long long ago 的老倉頡們的假借字吧。

在《漢字六書:小倉頡,來造字啦》里,我們已經(jīng)造了指事、象形、會意這三種表意字了。但文字發(fā)展到想把語言里的每一個語音都記錄下來的時候,表意字不夠用了,語言里有那么多虛詞,代詞,語氣詞,助詞,比如“我”字,自己的“自”,已經(jīng)的“已”,怎么用表意的方法來造?怎么辦?有辦法,向小朋友學習,寫拼音唄!

對,差點忘了,那時沒拼音。那就向小朋友學習,寫個同音字唄!!

偉大的假借字就此橫空出世!!迅速解決了一大堆字的造字難題。

《 說文解字 敘》

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托事。

這是許慎的介紹:本來某個字沒造出來,根據(jù)它的發(fā)音,找個已經(jīng)造好的同音字來代替,就是假借。

設身處地為long long long long ago 的人設想下:今天要記個東西,寫個作文,有個字好象還沒造出來,咋辦?算了,寫個同音字。于是,大筆一揮:“繼成人”!

處于拼音和錯別字階段的孩子想必特別能理解老倉頡們。

來看看老倉頡們的幾種假借字吧。

一:鳩占鵲巢,借而不還的強盜型假借字:

這些假借字很霸道,借人屋子住,本是客,但客比主人地位高(語言里使用頻率高),很快喧賓奪主,鳩占鵲巢,成了屋子的新主。原主棄巢而走后,有的凍餓而死,有的另做新窩,再造一個字來表示本義。

1:“”,是一種類似鉞的武器,象形字,因為發(fā)音和表示自己的“我”相同,被拿來表示自己,“我”的本義后來餓死了,“我”就完全被假借義霸占了。

2:“”本義胡須,象形字,被借去表示而且的而。

3:“”,本義簸箕,象形字,被借來表示其他、其實的其,一借不還,本義離家出走,另造“箕”字。

4:“”本義腋下,指事字,被借走表示“也”,另造“腋”表本義。

5:“”本義鼻子,象形字,借走表示自己,另造“鼻”字。

6:“”本義天上的云,象形字,假借為子曰詩云的云,另造“雲(yún)”字表本義。兩義分居兩千年,在幾十年前的漢字簡化中和諧了,重新回到“云”里同居。

7:“”本義日落草中,表示傍晚,會意字,后來字形被“莫須有”、“不”等假借義霸占,另造“暮”表本義。

8:“”本義燃燒,會意字,底下的四點水是火,字形被然而、然后的假借義搶占,就造了“燃”字表本義。

二:有借有還,完璧歸趙的自尊型假借字:

有霸道的假借字,當然也有不霸道的。

有的字假借過一陣子后,假借義就自力更生另造了屋子,把字形還回給本義。

如“蝌蚪”,原來假借“科斗”。

“蜈蚣”,原假借“吳公”。

“徜徉”,假借過“尚羊”、“常羊”。

“謂”字,原假借“胃”字。

“獅”字,原假借“師”字。

“觀(觀)”字,原假借“雚”字。

三:友好相處,親密同居的和諧社會型假借字:

有的字假借之后,本義和假借義能一直和諧共處、互不侵犯。這可不容易,“相見好,同住難”啊。

如“耳”字,本義耳朵,借去表示語氣詞“耳”,本義和假借義到現(xiàn)在都還和諧著。

“斤”,本義斧頭,假借做重量單位,本義和假借義同居到現(xiàn)在,“運斤成風”,“斧斤”等詞還是比較常見的。

四:寄人籬下,居無定所的寄居蟹型假借字:

這些字最可憐,到處寄人籬下,殼借了一個又一個,經(jīng)常借,經(jīng)常被攆。是可憐兮兮的寄居蟹。

比如“你”的意思,戰(zhàn)國之前借過“女”字,但“女”字太常用,很快不肯借了,“你”就跑去向“汝”借殼,汝是河南的一條河,出鏡率不高,人微言輕,心態(tài)平和,就讓假借義住進來同居了。所以看戰(zhàn)國以前的書就要留意了,有的“女”字是“汝”的意思。

還有表示對方、那個的“彼”字,借殼過程很折騰,先后借過“皮”字、“罷”字和“被”字,最后才借穩(wěn)了“彼”字。

這是假借字的四種情況。

除了單個字的假借,漢語里很多雙聲詞、擬聲詞,也用的假借。

比如“陸離”、“猶豫”、“莞而”、關(guān)關(guān)雎鳩的“關(guān)關(guān)”。

“猶豫”歷史上借過好幾個字,有“猶預、猶與、由豫、由與”等不同寫法,最后固定為“猶豫”。

翻譯的外來詞多數(shù)也是假借,馬克思、比薩、巴黎、巧克力,都是假借。

好啦,講到現(xiàn)在,前面的問題大家應該都有了答案了吧。

沒錯,下面這種菌類植物就是近來大伙共同創(chuàng)造的的假借:

假借解決了造字難題,功不可沒。

但假借法太好用了,本來是“本無其字”才借,后來,“本有其字”也借,這種情況又叫通假字。

古人借字很瀟灑:

沒這個字?寫同音字!

提筆忘字?寫同音字!

不知道是哪個字?寫同音字!

本少爺就是不喜歡本字?寫同音字!

已有的同音字大爺都不喜歡?造一個同音字!!

反正從前用字不規(guī)范,怎么寫都沒人罰他抄二十遍。

只是為難了后來的讀書人,一篇文章,大量借來借去的同音字,一個字到底用的本義,還是假借義,借又是借的哪個字?抓狂啊!

我們現(xiàn)在覺得古書那么難讀,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古人太任性,同音字用得太生猛。

比如下面這兩句話:

《尚書·湯誓》:時日曷喪。

《詩經(jīng)·葛覃》:害澣害否。

看暈了沒?

如果把里面借的字還原一下,看起來就會順眼多了:

時日曷喪:是日何喪:

這個狗日(桀)啥時才完蛋啊?

害澣害否:何澣何否:

哪些要洗刷刷,哪些不要洗刷刷啊?

一個字身兼多職,文字的識別率就降低了,不僅我們看著頭大,倉頡們也覺得這么下去不行,想想,天天看瘋狂的《滿江紅》會是啥感受?

本來發(fā)明假借就是為了少造字,結(jié)果字用得太亂,雖然救了一時之急,但后患太大,還是得造字。

歷史告訴我們:

想偷懶是不行的!!

偷過的懶都得還的!!

還要加上利息的!!

倉頡們老老實實重新想辦法造字。他們吸取指事、象形、會意三種表意字和假借表音字的經(jīng)驗,終于發(fā)明了既表音又表意的造字方法:形聲字!

《 說文解字 敘》

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以事為名”是取字的形旁,是指事、象形、會意的表意功能;“取譬相成”是字的聲旁,是假借的表音功能。形聲字集兩者之長,得中庸之道,臨危受命,閃亮登場,迅速解決了一字多義,不堪重負的問題。

形聲字好造,在兩千來個指事、象形、會意字的基礎上,拿其中兩個一組合,就造出一個形聲字,而且造出來的形聲字還可以繼續(xù)拿來做聲旁,造第二代第三代第n代形聲字。

前面提到的“箕、腋、鼻、雲(yún)、暮、燃、蜈蚣、蝌蚪、徜徉、謂、獅、觀”,都是形聲字。

這種從假借衍生出來的形聲字,是形聲字的初期階段。

讓形聲字大顯身手的地方是各種專有名詞:各種樹,各種魚,各種馬,各種牛,各種河,各種各種……

比如魚,魚是象形字,但魚有那么多品種,有小鯽魚,有大鯨魚,每種魚怎么造字?用表意的方法絕對造不出來。但形聲就好辦了,既然都是魚,就用魚做形旁表意,再根據(jù)發(fā)音,挑個同音字和魚拼在一起,就是一個新字啦,于是鯽、鰱、鳙、鯰、鯨,等等,各色魚紛紛出場啦!

形聲字解決了造字的瓶頸問題,讓中國文字可以輕松地無限量造下去。一問世就成了造字主流,形聲字在文字中所占的比例,從甲骨文的27%,到說文解字的80%多,到現(xiàn)在,90%以上都是形聲字。

六書里還有個轉(zhuǎn)注,這是六書里爭議最多的,比指事、象形、會意的三國混戰(zhàn)搶地盤還亂。

《 說文解字 敘》

轉(zhuǎn)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大概意思是:這些字都是一個類別的,它們的意思相同。

清代段玉裁對轉(zhuǎn)注的解釋比較簡潔明了。

段玉裁《 說文解字注》

異字同義曰轉(zhuǎn)注,異義同字曰假借,有轉(zhuǎn)注而百字可一義也,有假借而一字可數(shù)義也。

同一個意思,造出了不同的字,這些字就互為轉(zhuǎn)注字。

為啥一個意思,要造那么多的字呢?難道倉頡們太閑了?

有可能,形聲字好造啊,沒事多造幾個玩唄。

不過造那么多同義字也是有原因的,因為不同地方,不同時候,同一個字的語音不同,加的聲旁不同,就造出了不同的字,比如考和老,本義都是老,但兩個字發(fā)音不一樣。

此外,盂和盌也互為轉(zhuǎn)注字。往和迋、逝、徂,四個字互相都是轉(zhuǎn)注字。

轉(zhuǎn)注字更象是字和字在意義上的聯(lián)系。

從造字角度來說,我們掌握了文字從表意字(指事、象形、會意),到表音的假借字,再到既表音也表意的形聲字,就基本能理清倉頡們的造字過程,沒必要在轉(zhuǎn)注上太費勁。

六書說完了,輕松一下,看一組強悍的假借法英漢互譯吧:

we found love 濰坊的愛?

where have you been 威海油餅

need juice world world has world?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

star farming ?四大發(fā)明

Facebook 非死不可

Yesterday once more ?耶穌他爹玩什么

To be No.1!土鱉難扒完

You share rose get fun 魚香肉絲蓋飯

Diamond 呆萌的

溫馨提醒:

據(jù)此學外語 后果請自負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