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哲
夏日周末,我在北宋著名詩人、書法家黃庭堅自書的《松風閣》詩卷上,發現了一幅元代大儒、先祖柳貫的手跡,彌足珍貴。元代大儒、先祖柳貫的道德文章,一直深深影響了我。我研究其詩文,追隨其足跡。1996年,我開始游學北大,客居京城,從事文化研究工作,至今已出版《柳氏名門》等著作,并先后搜集了柳貫佚詩佚文百余篇,絕大多數已經入編于2004年8月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柳貫詩文集》中。
北宋著名詩人、書法家黃庭堅,曾夜宿西山松風閣,聽松濤成韻,寫下聞名遐邇的《松風閣》詩?!端娠L閣》系黃庭堅的書法代表作之一,有“天下行書第三”及“天下第九行書”之稱。
黃庭堅的這幅行書墨寶,珍藏于臺灣故宮博物院,早已好評如潮,為書界所熟知。但其中先祖柳貫的一首題跋詩,由于柳貫留款時署名“柳貫”,被不少學者誤認為“柳贊”,致使張冠李戴,令先祖柳貫這幅書法湮沒無聞。不少研究者,甚至費盡心機,到處尋找線索,考證“元人柳贊”的身世,最后仍不得其詳。
當我獲觀黃庭堅的這幅書法作品時,先祖柳貫的題跋手跡,竟然赫然在上,不禁大喜過望。
在此,讓我講述一下先祖柳貫的身世,以及其取名“柳貫”的原由。柳貫(1270-1342),浙江省浦江縣通化鄉湖塘里烏蜀山(今蘭溪市橫溪鎮橫溪村)人。他的7世祖柳鑄,山西聞喜人,曾任參議大夫,宋建炎間,與同鄉、時任宰相的趙鼎一起,護駕宋高宗趙構南渡來杭,后因秦檜專權,政見不合,來隱橫溪。
柳鑄之后,多為儒官,算得上是個書香世家。傳至第六世柳金,字時聲,中宋咸淳六年右科進士,而柳金的岳父俞葵,則為東陽人,與柳金為同科進士,一舉奪魁,為武狀元。據柳貫摯友黃溍為柳貫所撰《墓表》記載:“公之生也,外大父閤門俞公葵(俞葵)暨泗州府君(柳金)同擢右科進士第,因命之曰,義取以兩文易兩武。于今文為貫,故公自署其名為貫云?!?/p>
柳貫在黃庭堅《松風閣》上的題詩內容如下:“豫章一再變,八體乃純如。晚將雞毛筆,大仿繭紙書。松風閣中作,群玉排疏疏。至今元祐腳,清標能起予。”落款為:“國子博士柳貫敬題?!?/p>
據記載,柳貫歷仕江山縣教諭、昌國州學正、國子助教、國子博士、太常博士、江西儒學提舉、翰林待制兼國史院編修官等職。據柳貫弟子、明代大儒宋濂為其師柳貫所撰的《行狀》記載:“……(延祐)六年己未,改國子助教,階將仕佐郎。至治元年辛酉(1321),升博士,轉將仕郎,諸生敬之如神明。其后散之四方幾千余人,去為良御史、名監司者,甚眾。泰定元年甲子(1324年),先生五十五,遷太常博士,升征事郎。”
從以上文字可知,柳貫自1321年至1324年,任國子博士。而柳貫在黃庭堅書法上的題跋時間,當在此時。
宋濂在《行狀》中,如此評價先師柳貫:“善楷法,工篆籀。京兆杜公本謂其妙處不減李陽冰。為文章有奇氣,舂容紆徐,如老將統百萬雄兵,雖旗幟鮮明,戈甲焜煌,不見有喑嗚叱咤之聲。若先生者庶幾有德有言為一代之儒宗者矣。”
柳貫不獨是一位著名文學家、詩人、理學家、教育家,他還是一位書法家、畫家、書畫鑒賞家與文物鑒定家。從傳世的《待制集》(《柳貫詩文集》)中,留下了大量的書畫題跋詩文,足見其在此領域內的造詣之深。此次在臺灣故宮博物院發現的這幅柳貫手跡,是一幅柳貫的上乘書法佳作,在其逝世670周年前夕,由我這位21世嫡系后裔所發現,可謂是慶幸之至,值得學界重視!
作為后人,此時此刻,重翻《柳貫詩文集》與《蜀山柳氏宗譜》,當我讀到其摯友黃溍、門生宋濂所撰的《墓表》、《行狀》中,有關先祖柳貫在元大都(今北京)逝世時的情形時,仍感傷不已。今摘錄于此,以示緬懷追思!
黃溍所撰《墓表》記載:“到官僅十閱月,俄以疾卒于寓舍,至正二年(1342)十一月九日也,享年七十有三。省臺院監皆來致賻。集賢吳大學士直方、國子吳博士師道,并敦鄉曲之誼,共經紀其喪事。靈輀南還,諸公引紼陳奠于都門之外,道路之人咸為咨嗟隕涕。
夫人盛氏,累封浦江縣君,前公十二年卒,以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合葬于縣西通化鄉荊山之原。”“公之葬也,御史中丞張公起巖,以居胄監時有同僚之雅故,既為之銘,納諸壙中。卣等復奉門人宋濂之狀,屬溍為之表,揭于冢上?!?/p>
宋濂所撰《行狀》載:“至正元年辛巳(1341),先生年七十二。朝廷更化,征用老成,臺閣近臣有以先生名聞于上者,于是有旨,以翰林待制承務郎兼國史院編修官起先生于家。先生即冠帶見使者,退謂人曰:‘吾今幸親禁近,得陳堯舜之道,以贊太平之治,死不恨已?!瘯暸e法復行,江浙行中書留主文衡,二年壬午夏五月至官,僅七閱月,竟一病不起,實冬十一月九日,而先生年七十三矣。
省臺樞府而下,皆來歸賻,館閣之士至于灑泣。集賢大學士吳公直方、國子博士吳公師道與經筵檢討危公素,共經紀喪事。御史中丞張公起巖在成均為同僚友,至是哭之尤哀。冢孫穎奉靈輤南還,諸公相與陳奠都門,見者皆咨嗟隕涕。
三年癸未冬十二月二十二日,與夫人盛氏合葬通化鄉荊山之阡。盛氏累封浦江縣君,先十二年卒。子男三:卣、同、因。孫男三:秬、穎、穆。秬夭?!?/p>
先祖柳貫傳世的書法墨寶,尚有跋范文正公《道服贊》、跋司馬光《資治通鑒》殘稿、跋李公麟《山莊圖》、跋褚遂良《倪寬贊》、跋黃公望《天池石壁圖》等,值得珍藏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