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于開拓之君的智慧出眾、才華卓越,守成之君面對的是繼往開來的局面,看似穩固,卻任重道遠,安逸增長人的欲望,所以對于繼成、守成者,能否適當的遏制自己的欲望尤為關鍵。
資治通鑒中漢文帝造露臺要提前預算,即使只有一百金,思量再三決定放棄,皇帝用自己的節儉為天下表率,展現了過人的政治智慧。
對于現實社會來說,節儉同樣具有意義。過多的外在包裝有時也顯示了對自身價值沒有足夠認同,需要外在之物給自己信心。
從秦始皇開始,很多帝王身后之事都傾盡所有國力,而漢文帝卻立詔不鑿山簡潔安置。長孫皇后也是如此,她說自己生前并未對他人有大的貢獻,死后不能因為自己給他人帶來困擾,節儉安葬。司馬遷推崇簡葬,正因為浩大的陵墓消耗的國力,干擾了正常的民生,讓無數王朝走向沒落。
不奢華,不擾民,漢文帝是一位杰出的守成之君。因為他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有物質上的,也有對權利的。
有些人,擁有權利就覺得自己擁有的對他人時間的支配權,同樣也是不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是一樣的干擾他人。
守成,是學會自省,懂得克制,站在一個歷史畫卷中,衡量和明白自己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