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歲那年第一次見你,蘋果頭,紅臉蛋,你是我的同桌。
圖片發自簡書App
十歲那年,老師說你們兩個的字簡直一模一樣,從此學校里大家習慣把木子麗莎連在一起。
圖片發自簡書App
十一歲那年,聽說是連讀班,陰差陽錯的有人進錯了班,而你去了另一個班,這一年我們聯系寡淡。
圖片發自簡書App
十二歲那年,沒有連讀還是六年級,我們樓上樓下,這時你已經長發及腰我開始胖乎乎。
圖片發自簡書App
十三歲那年,我們是第一第二升上了初中,隔壁班,一樣的老師,好像又回到了最初抬頭即見,試喚即來。
圖片發自簡書App
十四歲那年,重點班同桌,這時除了學習喜歡一起看雜志,我們開始習慣趨同。
圖片發自簡書App
十五歲那年,你要調班,我心急如焚也跟著調了班,真好還是同桌,我們越來越像。
圖片發自簡書App
十六歲那年,你很棒拿到了獎學金,隔壁班,每天下課我喜歡找你談天說地,這時我開始愛生病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十七歲那年,我文你理,南北校區,我拿起了許久不寫的日記。
圖片發自簡書App
十八歲那年,隔壁班,高考在即,黑夜太多,相互扶持著走過了每一次痛哭流涕。
圖片發自簡書App
十九歲那年,北上南下,大學少了些期許,開始喜歡視訊,證明距離才不可怕。
圖片發自簡書App
二十歲那年,我們適應了這種生活,開始打磨自己,互相督促,最討厭從眾效應。
圖片發自簡書App
現在你二十一歲剛過沒幾天,我還在身邊祝福你。十三年,少了任何東西,我們還是我們。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是麗莎,你的朋友。習慣一直沒變,喜歡門前那盞燈,風雪夜歸人,照映來時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