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一個短片,女主有一件法器,類似哆啦A夢的任意門,可以帶女主去任何地方。有一次,女主十分想念自己的男朋友,便對法器說,
帶我去最愛我的男人身邊。于是,法器把她帶回了她父親身邊。
如果你有一件這樣的法器,它是不是也會把你帶到你父親身邊呢?
每個人都有父親,每位父親都有老去的那一天,在父親節來臨之際,希望你能對他說句節日快樂!
01
我父親的父親
人們常常用父愛如山這類的詞來形容父親對孩子的愛。
在中國,大多數父親都是不茍言笑,常常以樸實嚴肅的形象出現的。尤其是我父親那一輩人的父親,即我的爺爺。
我從未見過爺爺和父親有什么語言上的情感交流,爺爺的父愛是深沉的。
爺爺年輕時期的那個年代,家里生活十分拮據,爺爺靠做零工養活一家人。按照當時的情況,父親小學畢業后就應該出去打工補貼家用。
但是爺爺堅持讓爸爸去當學徒,學習手藝,省吃儉用給他湊足了生活費。他讓爸爸學木匠活,爸爸還以此作為手藝工作了好幾年。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木匠活越來越難做,爺爺又當機立斷讓爸爸學著開車……
在爺爺年輕時,他只會用自己有限的知識和行動力來表達自己對兒子的關心和愛護。當他老了,他也從來沒有以自己老了為由對自己的兒子施加任何壓力,他就那樣和奶奶安靜地生活著。
02
我的父親
與父親在一起的時候,最多的就是沉默,父親不善表達,我也不知道該說什么。相對雖無言,卻是最愛對方的那一個。
他早上上班前看見我早上吃的不營養,會給我煮個蛋湯再出門;
當我回家,他會靜靜地去買好我最喜歡吃的菜,并興致勃勃地做好;
在外邊遇著什么好吃的,他會帶回來很多,說你喜歡就多吃點;
上高中離家很遠,為了在中午趕到我學校,他會一大早起來轉幾趟車到學校給我送雞湯,說自己吃過了,就那么看著我吃,一問媽才知道他什么都沒吃。
……
他總是這樣默默付出著,和他父親一樣,永遠是自己孩子最強大的靠山。
03
我哥這樣的父親
“爸爸,我想吃桂圓。”
“想吃咱就去買,對于水果想吃就吃,不要覺得不好意思,知道嗎?”
這是我哥和他兒子之間的日常對話。
如今,哥哥們都已成為了父親,他們特別注重對孩子從小就進行教育。小侄兒意識到自己犯了錯誤時,會主動向我哥承認錯誤,并帶著悔意說“爸爸,對不起,我以后不再犯了。”
他們會與孩子像朋友一樣平等相處,他們與孩子一起玩,一起學習。保護孩子對世界的好奇,引導他們去發現和解決問題。像我哥這樣的父親教出來的孩子是大方懂禮貌,有教養的。
他們不吝惜向孩子大膽地表達自己對他的愛,他們會教孩子怎樣去愛別人,他們與孩子走得很近,他們更在意如何正確教育孩子。
他們常常與孩子一起打鬧嬉戲,騎車打球,十分幸福和甜蜜。
最愛我們的男人,我們管他叫父親;
我們最愛的男人,我們管他叫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