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天40篇文章4個專題,28篇登上"首頁投稿",10萬字100個粉絲125個喜歡,207.68元的打賞……
而我滿意的作品不多,只有《一將功成萬骨枯系列第十篇:屠呦呦,詩經中的預言》《甲申三百年祭系列第七篇:國士無雙伍連德》《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系列第十篇:西醫的危機》《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系列第十篇:放下屠刀》。
而這四個專題分別是寫瘧疾,鼠疫,中西醫還有抗生素的歷史。
至于還有很多我也比較認可,比如:《康熙與瘧疾》那段,還有甲申系列前三篇(崇禎,李自成,吳三桂的個人自述),還有《六味地黃丸》那篇,還有網友比較認可的《聰明的細菌》,但是和這幾篇的重量相比,還是略遜一個層次。不光是文章的高度,還有表達和情懷!
我知道大部分人都沒怎么看這些文章,原因有很多。
第一個原因是沒有心情。拿我個人做例子,文章中有很多表達不順暢的地方,可是我寫完后幾乎沒有時間去重讀和修改,主要還是因為心已經靜不下來了,我還有更多重要的事情去做,我想大多數現代人,看到很多文字想到的本能就是躲開!因為一種心態吧,因為我們都很難靜下來。
第二個原因就是文章真的太長了,其實這四十篇文章原來是四篇文章,每篇2萬5千字左右,當時照著3萬寫的。這么大的篇幅,我還是第一回把握,起承轉合很是吃力啊!拆成每篇讀來都會有點意思的10篇,就更不容易了。每篇少的幾百字,多的五六千字,風云激蕩的故事在這樣體量的文字里,真的很難被發現,況且是一個圖都沒有,看得人更是少之又少。這樣一來,一個有情感變化的大布頭作品,幾乎沒有人能夠靜下心來好好讀完。每個系列所都采用的不同的寫作方法,就更無從談起了!
這兩個原因主客觀都有,使得每日發的微信如同虛設。同很多朋友一樣,我每天點開的東西也很有限,喜歡閱讀的我,尚且如此,對于其他人來說也就和我一樣,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標題黨。
最近在看《心外傳奇》我覺得在宏大事件的敘述和語言的運用上,我都要勝過李清晨前輩,我所缺乏的就是語言的精煉和邏輯。這點我會在未來的某一個時間段集中寫作時注意克服。
我喜歡寫這樣的科普文章,只不過這種科普面向的對象始終在醫學生與普通大眾之間游離,針對的群體并不明確。
以下披露以下我的寫作過程:
花了400多買專著,一個月時間讀書寫作,查閱文獻一百余篇,熬過無數凌晨兩三點的深夜,每天睡覺5個小時,12萬字寫下來,刪刪減減,最終成為今天這個比較成型的版本。我曾經多少次激動的熱淚盈眶,曾經多少次回翻教科書,曾經為了一個數據多少次反復的找各種文獻核對;遇到思想的困頓,我曾經打出過多少求救電話,與現在在臨床一線工作的相關科室的人員商量;多少個周末,實在沒有寫作切入點和思路,我去KFC坐著找靈感,我到遼醫的圖書館偷偷上自習,以尋找當年在醫學院的學習天賦。
為了這部作品,我已竭盡全力。未來我還會對它不斷修改,但是我想我還會去尋找新的話題,尋找新的素材,用我的世界觀加工,用我對醫學真切的體悟來完成一個相對豐富的表達,我喜歡那種讀者在萬千“花哨文”中找到我文章的驚喜,我不想辜負熱愛文字人的那份深情。我會繼續向你們傳遞醫學知識,傳遞醫藥夢想。
我最最得意的一個番外篇,是為那個叫"依巴斯汀"的美麗姑娘寫那篇演唱會的文章,姑娘美麗的容貌和影帝歌后范兒的專業演唱,真的打動了我!所以,我把她美麗的表演定格在了那篇文章里,留作紀念,我也因此成了她的第一個真愛粉兒,從而穩固了我不可撼動的老大粉絲地位!年輕人的夢想需要支持和關注,就像我的文章一樣,將心比心,我愿意付出真心,去熱愛一個人的表演,幫她做出一些對自己熱愛事情的堅持之選擇!
簡書的第一個10萬字,我要感謝許多人。
首先是星星同學,那是我知道各種我需要書的契機,
其次要感謝陸姐姐,沒有與她的一個多小時的電話洽談,就不會有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的最后升華篇:西醫的危機
再者要感謝李由和潘明明同學,她們成為了我前期非常重要的讀者,正是她們的反饋,讓我不斷調整自己的寫作方法,
還有呢?就要感謝協和張羽和京虎子王哲的支持和鼓勵,名人的一句簡單的話,讓我動力十足啊!
最后要感謝這樣一位驢友,其實并不算是!一次偶然的機會相識,她成為讀完我40篇文章的忠誠粉絲,每回都會評論和打賞,當然是她覺得很好的文章。好在我寫的還都不算太差!我想她會有很大收獲。幾個小時前,她在空間里寫下了這樣一段話我,我會在全文最后引用上,以表達對她的感謝。
此外還要感謝那些給我支持的人們,他們是長尾松,海易,坨坨的花花,昕爺,老錢,理性,雕兄,夏老師,翟老師當然還有小袁……(羅列不能詳盡啊,太多啦!)
還有那些沒有留下名字的陌生人。
下附"云淡風輕"的全文:
“40天,40篇科普文章,你創造了屬于自己的奇跡。我想無論是你的Q友,微友,還是簡友,都好好跟著你漲了一次姿勢。你的努力讓人感動,你的創作激情感染著我們,你對生活和理想的熱愛激勵著我們。透過你的文章,我看到你生命的意義所在:你自己徜徉在學術的海洋里獨自幸福和升華哪里夠呢?一定要把它洋洋灑灑的寫出來,讓更多的人感受你的筆觸,感受你的情感,感受文學和科學的巨大魅力…是的,僅僅一個大學剛畢業的男孩,你是成功的,這種成功不是寄托在事業和金錢的基礎上,而是你對理想,對生活,對情感執著追求的韌性和高度上。
最后,作為一個你的普通Q友,可以有機會讀完你40篇文章,我深感榮幸。”
半夏長安寫在最后的話,本階段的更新暫時告一段落!新的話題還沒有寫呢!
歡迎大家多多提供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