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看到一個TED演講,名字是《工作萬歲,無分貴賤》,講一個discovery頻道的主持人深入各種行業體驗工作的感悟。雖然里面提到對羊實施絕育的部分,確實吸引眼球,但這個演講更多的是講各種dirty job也有各自的精彩。
工作有各種煩惱和樂趣,當下越來越多的人不尊重他人的工作,其實也不尊重自己的工作,做不好自己的一份,更多的指責制度和社會……
稍顯跑題,拉回來。我們的工作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而有一樣東西也時不時的露出尾巴,掃動我們的內心,就是夢想。
有人說,我沒啥夢想,我不相信這種說法。夢想是很多意愿和選擇的結合,許多次反反復復之后,留下的就是夢想。哪怕是對一件衣服、一本書、一個旅行目的地,都是夢想,只是有人不太重視這種說法罷了。
這些馬上能實現的,也是夢想,難度較低而已。當然,許多難度很低的夢想,也常常停留在嘴邊。比如,我想讀一某某作家的書,或者看一部評價不錯的電影,可能只需要一個周末的下午就可以搞定,但我卻沒有,我對這個夢想的評級實在太低了,以至于我毫不在乎下次和別人談論到這本書或者這部電影,我依舊說:“我想找時間來看看。”
這種難度低的夢想,過程容易,結果需要累積,所以更好的辦法是盡快實現。這些小目標的完成,很重要的是可以積累信心,以便完成更大的夢想。
另一種夢想,難度就高很多,比如學畫畫。我手邊的速寫本是09年買的,10年到13年畫了不超過十頁,到了14年畫的多起來,但還是沒有畫完一半。我對畫畫這件事耿耿于懷,從最早玩游戲看到的精美畫面,到有了電腦看各種CG圖片,再后來還報班學素描。這一路,其實是在加強這個夢想,是在告訴我:畫畫是你的夢想啊!
最近在豆瓣搜繪畫書,看到一個id叫TinyOcean的豆友,按照一本書的作業認真完成并上傳到相冊,再看他的主頁,是一萬小時的學畫進度,日記、相冊都是努力的痕跡,而且是能看到接近夢想的痕跡。
高難度的夢想,怕的是過程困難,結果又太美好,美好的讓人不敢開始,懼怕開始。今天讀《愛上跑步的13周》,里面有句話:
你和那些在3小時之內完成馬拉松比賽的運動員的唯一區別在于:他們訓練的時間比你要長的多。
這是今天我讀到最好的一句話,所有這些高難度夢想背后,是過程積累,這點很淺顯,卻往往被終點的美好遮蔽。
拿跑步來說,完成一次全程馬拉松后,我對周圍人說,你們也可以,但沒有人相信。前幾天一個畫畫的朋友在群里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贊嘆之余,那個朋友也說,大家都可以。為什么?
因為只要付出足夠的努力。
再回到本文開頭,可能一個人的工作各種不如意,但都可以去追尋想要的事物,只要花時間,也只有花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