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不自覺做的事情,通常都是對自己沒有長遠價值的?
對大多與人來說,短期享樂可比長期收益有用多拉。
湊熱鬧(所謂安全按)、隨大流(所謂歸屬感)、瞎操心(所謂成就感),都能短時間給大腦以好處刺激。
因為三大坑都是自己的錯覺。
(1)記錄時間開銷,時間黑洞:
手機軟件刷新聞、刷朋友圈、看微博
虛構類小說
追電視劇
追動漫
綜藝節目
晚上明明很困了,依然不甘心放下手機
不思考的做些重復性的工作
(2)注意花費到哪里更合理?
1. 找到自己目前最深深喜歡的能給自己帶來長遠價值的事情。
例如編程、游泳、身體健康
2. 每天花費固定時間投入此事
3. 如果第2條遇到更多阻力,則再換一個。
不關心身邊人與窗外事只是專注于自己,其實也是錯了
一切都是修行,一切都著落在自身。
三、每天通過日記反思:
1. 今天花費注意力在什么事情上了
2. 今天是否掉到哪個坑里了
3. 怎樣花費注意力更合理?
需要反思:
昨天,上周,上個月關注的事情
與你有關嗎?
與成長有關嗎?
每天回顧自己的注意力開銷,記錄注意力的開銷,而不是每天的流水賬。
重新思考長遠目標:
你必須關注什么呢?
你必須思考什么呢?
你必須要做什么呢?
你必須要做哪些改變呢?
哪些無需關注?
哪些無需糾結?
哪些無需耗費腦力、體力?
哪些必須堅守、絕不改變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