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依云
01
前一陣租住的公寓樓被劃歸拆遷范圍,小區里發生了一件人盡皆知的糟心事。
樓下有一家小超市,是從小區剛建好,就被一對夫妻租下了的。據說,這對夫妻與承接此小區土建工程的工頭有親戚關系,所以,不等別人來詢,就已經被暗渡陳倉了。
夫妻倆也算是勤勞,有時候東西賣的雖然比外面貴點,大家圖著方便,也就不會太計較,超市門口,每每都成了大家談天說地神侃神聊的地點。
這些人里,經常會有人與店里的女主人走動甚密,卻沒見一個能長久的。
拆遷前,當大家還都不曉得拆遷的消息時,這對夫妻突然將店面轉給了小區里的另一對夫妻。說辭是,兒子在老家上學,要回家發展,超市的利潤也還是很可觀的,不是為了孩子,是絕不舍得放棄的。
話說,接店的這對夫妻,家里兩個孩子,大的才上幼兒園大班,還有一個70多歲的老爹,一家人全靠著男人一個人在外面打拼,掙的全是辛苦錢。連貨帶轉讓費,老店主也是有點狠,要了十幾萬,其實那些貨真正盤起來也就那么兩三萬的東西。夫妻倆東拼西湊,算是把店鋪接了過來,就在大家議論的余熱還沒散去之時,就聽說此處被化入了拆遷范圍。
好多人議論紛紛,說,怪不得,這陣子店主和那對夫妻走得那么近,動不動一起烤肉串,喝啤酒,還給人家娃買禮物,原來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原來,那對夫妻是聽了那個包工頭親戚提供的消息,早已獲悉拆遷事宜,所以臨時起意,想大賺一筆。
想起來那句話,“每個美麗誘惑的背后都有一場陰謀。”
喪失了良知的才智比沒有才智更糟。別人把你當朋友,如此設下陷阱,拿著這些錢真的能睡的安心嗎?
02
有人說,處于商業的角度考慮,將店面盤出也是沒錯的,可是,明知人家有困難,卻想盡辦法引誘之,確實不怎么高明。
畢竟也經營了近十年,該掙的也掙了,趕上拆遷,也是不可逆之事,無非是重新選址,重新經營而已,也談不上什么虧不虧,不過是耽誤一陣罷了,卻將這樣的虧損嫁接到別人身上,豈不是太卑劣?
人世間沒有絕對的善與惡,在利益面前,人生出惡念,也無可厚非,我只是覺得,當一個人努力去追求自己的利益時,不要傷害身邊無辜的人,這便是植根于骨子里的善良。
人氣決定財氣,會做人,才能把生意做得長久。而人的惡行在一次成功后,便會激發他下一次的惡行,看似精明,懂得生財之道,實則吃了大虧。
欺騙可以一時得逞,卻不能一世得逞。當身上的偽裝被揭穿,則人盡財盡。錢沒了可以再掙,而名聲與信譽喪失,怕是再也難以挽回。
03
前一陣去拜訪一位老客戶,她說也算是幾經輾轉,找到了我們。之前我和先生都在公司擔任要職,手里也算是積累了一定的資源與客戶,如果想要和公司搶客源,憑著多年的經驗,完全可以增加一大批業務。
然而,做人的原則和底限讓我們在此止步,受人之惠,不忘于心,我堅信,人聚則財聚。正面的競爭,決不妥協,惡性的投機取巧,無疑是對自我人格的詆毀。
人品,不僅是一個人最好的風水,也是一個人最硬的底牌。
就像這位客戶所說,自從我家先生走后,合作便變得不再愉快,不是隨意調價,就是隨意換貨,總之沒有一次順心的。他們與原公司合同終止后,也去市面上找了幾家供應商,結果都不盡如人意。
世上的事就是如此,沒有對比,就沒有結局,使人幸福的永遠不是金錢,而是被認可的職業道德。
三毛說,上天不給我的,無論我怎樣十指緊扣,仍然走漏;給我的,無論我怎樣失手,都會擁有。
04
做人眼光要看得遠看得寬。
世界總會給有遠見的人讓路,巨賈商人胡雪巖曾經也總是為人打傘,先義后利,曾被世人譽為樂善好施的“胡大善人”;一代梟雄杜月笙說,不過河拆橋,更不落井下石,別人存錢,我存交情。
并不是所有人性在巨大的利益與誘惑面前,都不堪一擊。
這世上,很多人都在尋找自己的貴人,卻不知,這世上,從來沒有貴人,任何人的貴人,都是他自己。
義在而人在,義去而人散,不要用利來聚人,要用義來聚人。
因為魚因水起,財因人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