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的美大都滲著原汁原味兒,這也就是旅行得以盛行的原因,為了造訪美的原處或者復制的美的近處。
其實,對于自駕游的人來說,從保定到北京市密云縣的距離并不算近,沿途風景也千篇一律、乏善可陳,可途程的枯燥始終按捺不了激動的心跳。
真的感謝“慢爬爬小江”的陪伴,“慢”往往是都市人踏入古鎮(zhèn)最先撞見的第一個字罷!我試著預先帶上這個字漫步入古鎮(zhèn),之后在石橋上駐足了許久。北方屬明朗,南方屬清秀,在我這個攝影小白看來,古北水鎮(zhèn)與江南水鎮(zhèn)之間似乎僅隔著一個曝光值了,放眼過去,河水蜿蜒遠去,左岸參差錯落的屏樓瓦房在山丘的懷抱中平鋪開來,右岸青綠的柳枝正欣賞著水中的倒影而隨風舞動。沈老筆下融心化骨的山水自然似要在眼前的畫卷里渲染了……忽而,從階石下傳來了搗衣聲,幾個婦人就坐在岸邊的石頭上歪著腦袋,邊說邊笑地捶打著粗布衣裳;又聽到挑著扁擔的農販吆喝了幾聲,雖不知那是什么話,但定是南方方言,高亢的聲音在村落中回響;山頂上飄出炊煙,那又是哪家趁著日暮結束著一天。若是古鎮(zhèn),那下坡的臺階必被磨平了棱角;那青墻之上也必有歲月刻畫的痕跡;那門前的大樹一晃見證了幾代人的成長;那水也不是簡簡單單的,這青丘小山的愛女不甘禁錮于井桶,時而在村鎮(zhèn)的青石板上隨處“著墨”,與古鎮(zhèn)融為一個整體。
古時的城門就像現(xiàn)在的高速通行路口,是一個城和另一個城的連接,我走過拱門,仿佛感覺不到游人有多少,仿佛聽不到世間紛擾,頓覺生活在這里真好!游覽的全程一直在想,如果來一場雨該多好,若細雨綿延,則獨享“畫船聽雨眠”,若大雨淋漓,則不妨登樓 “玉杯時得肆閑情”。
但這種場景是詩人眼中的生活,假如,成群的游客瞬間化身這里的平民,你看那河邊行走的,樓上飲茶的,船中賞景的,岸旁休憩的,相互之間似乎都有了默契,他們無需賞景,景已化人,反而執(zhí)著于生活,柴米油鹽,人情世味都透著淳樸的風格,這不正是美源于生活嗎?
夜色不斷深了,街燈也掌了起來。街巷之中,生活在千年前的人們也曾執(zhí)迷于都市繁華,“酒館喧嘩,燈歌舞秀”。彩色的燈籠紙使燈泡的白光暗斂,我處在兩條街的交口,一條通向夜色中的石橋,一條是燈火通明的深巷,我想到了胡同,想到了家鄉(xiāng)的“過道”。
在某種生活生活狀態(tài)下,街巷就是孩子們最棒的游樂場,我大膽地想象,一群孩子嬉鬧著跑過街角,遠處糖葫蘆的叫賣聲在一點點靠近,玩得正興的孩子中有一個慢慢停下了腳步,止不住那糖塊兒的誘惑,迅速掉頭向家門跑去,正當其他孩子面面相覷的時候,只聽“哇”的一聲震天響,原來跑回家的孩子急著賣糖葫蘆被門檻絆了個底兒朝天,哭成淚人的同時也如愿以償。當他舉著糖葫蘆回歸隊伍的時候,發(fā)現(xiàn)鄰居家的伙伴們也都個個舉著一個,炫耀未果,只得作罷。
“于我而言,一個月以上的旅程都可以稱之為生活”江爬爬這句話道出了我的心聲,“你停下來看一座城,這座城才有可能停在你心里”。我實在不喜制定旅行路線,走馬觀花、淺嘗輒止式游法無疑是對美好的辜負,最后留在你心里的只剩下連日的疲倦和相框里沒有聲色的實物,美,不僅是要走近,更要走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