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 · 春晚
? ? ? ? ? ? ? ? ? ? ? ? 作者:李清照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起風了,是你來了嗎?風兒又停了,這就走了嗎,還是我太恍惚?你看到這滿地落花,也會與我一同惋惜吧?現在的我比這落花還殘敗,日上中天了都未梳妝。沒有你為我含笑插花鈿,感覺不到你的款款深情,我連梳頭的興致都提不起來。景色一如從前,可你再也不會回來,我做什么都沒有意義了。罷,罷,罷,丟我孤身一人無語淚長流,任相思洗面。
聽說雙溪的春光還很絢爛,也會想去看看呢,蕩一葉輕舟于清波之上,我的心緒會開懷一些嗎?想起那些只羨鴛鴦不羨仙的日子,與你飲茶逗趣,與你把玩金石,真的只能去夢里尋了嗎?我直到今天都不肯相信。還是不去了,那雙溪水上的舴艋舟輕輕飄飄,怎么載得動我如此深重的思念和哀愁啊?
人間悲苦最不過,未到白首已相離。相思不絕,如何渡得暮春、苦夏、深秋和嚴冬?曠世才女李清照晚年流離失所,一直沉緬于對夫君的懷念中。睹物思人,觸景生情,悲愁難遣,一重又一重,寫下了許多哀婉凄絕的傳世佳作,這首《武陵春·春晚》就是其中代表。
李清照終生都在懷念唯一的愛人,用她的全部身心,用她清絕千古的詞句。她原本官宦女兒家,生性俏皮浪漫,“每值天大雪,即頂笠、披蓑,循城遠覽以尋詩”,漫天飛雪也擋不住新鮮好奇的心。如今良人已去事事休,連無邊春色也棄不足惜,在她眼中,世間哪還有光彩呢?
古時關于悼亡不乏佳作,蘇軾為發妻王弗寫下“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被譽為千古第一悼亡詞。而戲劇化的是,對于第二任妻子王閏之的去世,他又肝腸寸斷地寫道“唯有同穴,尚蹈此言”,最終也達成所愿。偉大人物總是不缺紅袖添香,他自然有了第三任妻子王朝云。蘇軾寫給王朝云的詩歌最多,卻依然挽回不了紅顏薄命,于是他所撰楹聯有云“不合時宜,惟有朝云能識我”。從此鰥居。想來才子若不老,會一直寫下去吧……
男人們大約覺得這再正常不過,“還將舊時意,憐取眼前人”,因為生活依然要繼續。女人卻很難說,多少會有一點“唯一”的情結,這位光芒萬丈的大文豪,您最愛的究竟是誰?反正我是猜不到。
關于悼亡人,還有一篇散文繞不過,歸有光的《項脊軒志》。一句“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平平淡淡的家常,卻瞬間直擊內心,叫人淚灑千行。
有一種夫妻,吵吵鬧鬧一輩子,年輕氣盛時動刀的心都有,或者女人永遠不停嘮叨,男人永遠置若罔聞。吵歸吵,離婚掛在嘴邊當下飯菜,終究也散不了。就這樣老了,兩個人說起來都覺得憋屈,只恨不能重新活一次。而當一個再不肯老下去,眼前沒了埋怨的對象,沒了耳邊的呱噪,才知道那些原以為堵心的竟成了天山雪蓮,夠不到摘不著了。
最奢侈的幸福就是日復一日的風平浪靜,讓我和你一起慢慢變老,坐著搖椅慢慢聊。那些從前的事情啊,說上一百遍也不厭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