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不知道你是否也和我一樣,年紀已經不小,天賦不見得多高,顏值算是中等模樣,各方面條件都一般,但還是不想妥協,承認自己的人生就是這樣了。
心理老想著,只要努力嘗試不放棄,沒準哪天就活成了自己喜歡的樣子。
我一直都覺得,每個人都是帶著某種使命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他只有完成使命,才能安心地離開。
所以每個人都有其存在的意義,不以道德的眼光來看的話。
我常問自己,姑娘,你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使命是什么?
現在還不知道,要不先給自己定個小目標吧!
比如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那活到什么狀態就是你喜歡的樣子呢?
成為一個獨立的人,經濟和思想上都是。
具體來說,有能力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去得了想去的地方,吃得起喜歡的事物。
至于白頭偕老的愛人,有則感恩珍惜,沒有也能坦然面對,這件事真要看緣分。
此外,保持思想上的獨立也很重要。
比如有處理人生重大意外事件的智慧。
要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不易,但我想試試看!
所以我去看了古典老師的書《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
這本書告訴我,人生有無限的可能,如果我們能正確認識自己,就有機會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這是古典老師的第三本書,依舊是圍繞生涯規劃來談人生。
與《拆掉思維里的墻》和《把時間浪費在美好事物上》不同,這里面的案例都是古典老師精心挑選設計的,非常具有可讀性,啟發性。
全書共分為八章,四個部分。
1.做個有趣的人,在熱愛的領域努力地玩。
主要講興趣的發現和培養。
2.做個有定見的人,明白自己最想要的!
主要講價值觀的修煉,凡事我們需要有自己判斷和取舍,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3.做一個高手,培養自己的能力。
主要講能力是怎樣得來的,我們應該如何看待自己的能力,培養自己的能力。
4.做現實的理想主義者,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
主要講我們應該如何看待自己的職業,如何在現實與理想之間找到平衡,實現生命的各種可能。
在序言中,古典老師說,這本書你可以順著讀,倒著讀,挑著讀,反正就是怎么讀都行。
我選擇的是挑著讀。
我讀這本書的目的是希望找到活出自己喜歡樣子的方法。
所以,我先讀與目的關系最為相連的內容,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
在書中,古典老師提出了一個多維度來看人生的觀念。
我們的人生可以分為四個維度。
高度、深度、溫度、寬度。
高度,就是成為行業領導者,獲得權力和財富。
深度,就是成為行業里的專家,獲得尊敬。
溫度,就是注重感情,給人以溫暖。
寬度,就是多元發展,跨界跨行,成為多面手。
這四個維度是相互作用的,也是能量守恒的。
我們在某個維度取得的成功,基本是犧牲了另外一個維度成功,因為成功是需要代價的!
了解這個理論,可以幫助我們多角度來思考人生。
當我們覺得一件事情很難時,往往是因為我們只站在了其中一個維度去看。
比如,我們覺得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很難?
是因為我們只看了眼前,覺得自己當下的能力還配不上自己的欲望和野心。
把當下誤解成了未來,然后給自己下了一個無法實現的結論。
真的沒可能實現嗎?
當然不是!
哪怕你現在做著不喜歡的工作,但工作縱向有深度和高度可以挖掘,橫向有溫度和寬度能延伸。
在這個過程里我們有很多機會可以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
全方位看待自己,我們會看到生命更多的可能性!
要活出自己的喜歡的樣子,除了從多維度去理解我們的生活,同時還需要能力支撐。
所以我又巴拉巴拉地去看了關于能力提升的章節。
對于能力提升,書中提出了能力修煉的三個階段。
第一:積累知識。
知識易得,是培養能力的基礎。
讀書上網都可以讓我們獲得知識,但容易得到的東西往往也很容易失去。
如果不把知識升級為技能,過不了三五個月我們就會忘得一干二凈。
因此,一方面我們要增加知識一方面要轉化知識。
第二:訓練技能。
在培養技能的初級階段,我們會很難受,因為一定有一個很笨拙的開始,這就是萬事開頭難。
但當我們訓練的次數比較多,量變會引起質變,就可以進入到才干的修煉階段。
第三:把技能升級為才干。
當技能成為才干時,我們就可以把它遷移到其他行業和領域,這時它便成了一項通用的能力。
能力的培養必須經過這三個階段,欲速則不達。
這本書中還有很多精彩的觀點值得去分享,以上只是拋磚引玉,需要的人自會去讀。
我想,這輩子我們也許做不好很多事情,但只要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就是是一種成功。
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不易,但不試怎么知道呢?
假如你也想成為自己喜歡的人,不妨先讀讀這本《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