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手機越來越普及的情況下,手機拍照也變得越來越大眾化,手機鏡頭更新越來越快,手機的像素也越來越高,使得每一個人都可以完成從小白到攝影大師的升級轉變。
相較于專業單反相機手機攝影有以下幾個好處:
1.輕便易攜帶,走到哪里帶到哪里拍到哪里;2.即時拍照,即時分享與朋友網友互動,社交功能完勝單反機;3.最重要的是攝影者心理負擔較輕。手機拍照不用考慮像單反那樣,針對不同的環境使用不同的鏡頭,不再為買昂貴的鏡頭而手頭資金有限所擔憂,而更加專注于攝影本身,摒棄了相機參數,硬件設備對攝影本身的干擾,讓一切回歸自然,回歸真實,回歸到自己用自己真實溫熱的理念,簡單的設備思考如何表現詮釋美,不斷提高自己的攝影眼,攝影悟性,我覺得這才是攝影的本質!
本人沒有高人指導,玩了幾年相機,參加了很多攝影論壇,后來發現所謂的那些懂攝影的大部分都是在炫設備,至此對單反相機有種天然的排斥,各種各樣的云里霧里的參數講解使我那良好的攝影心情,情趣挫敗至極!有了那種對單反攝影的天然厭惡后我終于心悸不安,按耐不住,果斷想要用自己手上的手機做一番對攝影的重新詮釋和實驗,于是從2015年開始陸陸續續拍了幾百張照片,中間還自學了一些手機后期app,每次拍完后簡單的處理。然后就分享,或者保存在專為手機攝影而準備的相冊里,以后經常會翻翻,一旦有了一閃而過的新想法,新感悟,新的后期思路,構圖等,會立馬將之前的照片再處理成一種風格,以實現我現在此刻的心情和境界,這樣堅持了一年多到了2016年10月。突然覺得自己的攝影水平已經讓自己震驚了,每次拍照都可以達到看一眼被拍攝物體立馬就會在大腦里反映出如何構圖,如何利用角度,以及曝光如果不夠,主題表達的不夠充分,后期如何處理才能正好表達我的情趣審美,于是乎,我每天都在思考,每天都在頓悟,每天攝影水平也在提高,在著名社交網站上曾經發了幾張照片也得到了幾個老外大師的認可和鼓勵,并獲得了一些大獎,這更堅定了我將手機攝影這份業余愛好持續下去的動力,我希望自己用簡單的器具拍出的照片能夠真正表達美,表達出我自己的風格和人生樂趣。
下面是我從我在杭州西湖拍的一張照片,從這張照片我將講一下我是如何構思,構圖以及后期處理的,表達特定情感的?
這張照片拍于今年十一月份,當時西湖上面下著蒙蒙細雨,霧氣很大,當時坐在游船上拍的一張一個老人穿著紅色的救生衣獨木舟泛西湖的場景,當時由于游船的速度有點太快,這個畫面出現在我腦海里的時候我一個念頭閃過:這霧蒙蒙的天氣,一個老人,紅色的救生衣,獨木舟,一眼望不到邊的西湖,這些元素不正好構成了一副絕佳的中國水墨畫復古風嗎?主題確定了,拿出手機立馬將老人作為畫面主體鎖定在畫面九宮格的十字交叉口上,也就是三分構圖法,這時主體也有了。但我發現畫面有點暗,立馬將曝光補償+3,當機立斷的拍了下來,當時為什么沒有家過多的曝光是怕后期不好處理,這里大家記住一點:畫面寧愿暗一點都不要太亮,不然的話后期處理容易使畫面喪失細節,畫面就補救不回來了。這張照片就拍下來了。
后期將照片用snapseed裁剪為4:3,使照片看起來更緊湊,主體也更加明顯,這個時候我發現整個畫面雖然增加了曝光補償,但是天空部分還是過曝了,也就是說天空亮度過高,高光亮度過高,這個時候,我用snapseed里面的突出細節功能來降低感光度,壓低天空曝光量,這個時候西湖那種朦朧婉約美慢慢有了,但是人物主題還不夠突出,不能作為西湖上最能展示西湖水墨風情的點睛之筆,這個時候我用snapseed里面的畫筆將船體和人物全部增加了飽和度,然后稍微增加了一點亮度,這時人物明顯突出了,人的視覺能一眼發現主體,主體的通透和背景的朦朧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此主體對畫面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另外,我剛才還說了我想表達的是復古中國風,最后我還加了snapseed里面的復古濾鏡,把復古濾鏡參數往下調整了下,不至于太過,使畫面細節喪失太多,最后加了一個暗角,畫面主題更加明確,主題更為突出了,這樣主體前面有了暗部,和后面的背景形成了對比,畫面層次分明了,人在畫中游的中國復古風就完成了。
下面是最終處理后的照片
以上就是我拍攝這張照片的全部思考和后期處理思想,文字太多了,再看看幾張我手機拍的幾張照片經過適當的后期可以養養眼,順便提升下自己的鑒賞力,呵呵!
? ? ? ? ? ? ? ? …
選擇恰當的角度,光線,后期調節曝光,亮度,對比度,輕微濾鏡
? ? ? ? ? ? ? ? …
選擇恰當的角度,光線,輕微濾鏡,修復
…
經過仔細的調色,適當旋轉圖片,圖片不會太呆板。
…
選擇適合的地方,合適的角度
…
選好角度,擺好菜品角度,美圖秀秀畫報模版,秒變期刊雜志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