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能永遠不會理解喬布斯的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但我應該已經明白了
The journey is the rewarding.
就像我知道自己腰間僅存的贅肉終將消失,腹肌正在養成,刻意逢迎的日子也將不再!我始終都在堅持。
考研人都引以為傲的一句話是“不經歷考研,永遠不知道考研有多苦”,我想也只有被考研摧殘的苦不堪言的人才會發出如此感慨。
唯有那些經歷過朝五晚九的人才會懂得每天早上教室外面走廊的聲控燈,在你腳下一盞一盞點亮是一種多么不可描述的神奇。
可能,你已經吃夠了餐廳的第一波早餐,忘記了回籠覺的滋味,不知道上次通宵游戲是什么感受,更不記得追的上一部電視劇的名字,但明年的現在你一定會感謝自己曾經的努力,因為那一切都值得。
現在的我,坐在啟真湖邊,對面是一汪碧水,耳邊是黑天鵝的鳴叫,早已忘記了當年考研時的苦楚。
偶爾去圖書館,看到熟悉的書本,熟悉的視頻,內心的波瀾卻不再熟悉。
我想,每一個考上的人或許都會對那一段時間有一絲絲的懷戀,那時,每天都有一點點的進步,每天都可以計算自己的進度,目標明確,一切盡在掌握,這種感覺,真的很好。
不知道為什么選擇考研,講真,之前大言不慚說自己為了錢而考研真的可能是內心最本質的想法了。
是出身農村,對財務自由的渴望;是對都市生活的艷羨,還是對眼前生活狀態的不滿?
答案無從知曉,要知道,你的內心對一件事逃避久了,你可能真的就與它徹底遠離了。
胸中無墨,下筆亂言。
所以最近兩個月開始讀書,鍛煉。
沒有在朋友圈的豪言壯語,也沒有購買好多好多的書籍,說實話,我現在并不知道自己想看什么書,也不知道看了有什么用,只是單純的想看有紙香的書而已。
所以朋友都說“你最近越來越愛裝逼了”,哈哈,我開始不在乎他們說什么了,這是不是挺好呢?我不清楚。
羨慕那些每天做事情到深夜的朋友,最起碼生活是那么的充實。
無論是被動還是主動,無論開心還是不開心,有事情做總是好的。
有個朋友,每次跟他聊天都是在深夜了,他說他也并不喜歡現在的生活,所以也在糾結是否還要轉博,繼續做科研。
生活中總有那么多令人糾結的事情,朋友有次詢問另外一個懂點“易經”的朋友是否該轉博的問題,卦象顯示上上簽,所以他可能有點堅定了讀博的想法了吧?
有時候我們糾結的可能不是問題的本身,而是需要一個你相信的人來給與肯定,不是不相信自己,而是害怕自己的選擇達不到自己的欲望。
也可能是不想承擔那份責任,畢竟別人說的,那責任不用自己承擔,這算不算欺騙呢?
所以說,越害怕,越孤獨。
孤獨源自自己的內心,內心的想法千千萬,但是那些終究都是想法,我們沒有變現的能力。
由于害怕自己的選擇可能造成自己不能承受的后果,或者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于是我們往往會傾向于選擇那些看起來更加穩妥的人生道路,就像我朋友那樣,讀博是一條風險相對小一些的路,因為已有的基礎已經很牢固了,而自己的興趣就只能排在第二位。
這樣的生活可能不會太開心,但也不會太難過,至少在普通人眼里還是那么風光。
總是說,年輕的時候要勇敢,但是并不是所有人有那份勇氣去承擔失敗的結果,因為,吃苦真的很難受!
古人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可能就是偉大的古人也就那么幾位的原因了吧?
我們中大多數人,還是會在勇敢與平淡中選擇后者,泯然眾人矣。
從理性的角度說也是這樣,寒門出身的我有什么資格去選擇興趣呢?看過一個評論是這樣說的,有點扎心,但還是要放出來
當你交了女朋友卻發現無力為她撐起一片天空的時候,當你面對家人重病卻無錢醫療的時候,你就會明白錢在這個社會有多重要。興趣還是必須在滿足溫飽之后再考慮的事吧。
錢,很俗,沒錢,沒資格談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