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這個書名和封面就特別想去讀,雖然這是一本講怎么養(yǎng)育孩子的書籍,但是,我覺得“育兒先育己”,“雞娃不如雞自己”,要想養(yǎng)育優(yōu)秀的孩子,首先讓自己的心是打開的狀態(tài),心中有夢想,眼里有光芒,敢于去探索和創(chuàng)造的態(tài)度去生活,我相信孩子一定不會差。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深深地影響著孩子的行為及心智,如果這個時候不斷把自己的生命狀態(tài)活好,孩子也定會受益終身的,畢竟在環(huán)境中熏陶,模仿也會收獲頗豐。
? 讀了《世界是我們的課堂》這本書更是給我無限的啟迪,仿佛打開了我的思維,提升了我的格局,更加能夠立體去學習和思考自己要去成長和積累的方向了,對自己所堅定的東西更加有信心了。
? 張華老師是少年商學院的創(chuàng)始人,通過研究世界名校的趨勢,以及自己培養(yǎng)孩子的心得總結,未來社會到底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在《世界是我們的課堂:培養(yǎng)孩子面向未來的核心競爭力》中給你答案,這本書更是得到了全球400萬高知用戶的贊譽。
?我將從品格、知識以及能力三方面去分享自己看這本書的心得。
一、?品格——經典、家庭教育
? 好的品格是人生路上的軟實力,品格優(yōu)秀的人,為人處世,待人接物以及內心的幸福感都會得到非常大的提升。就像樹根,扎得越深,未來就會成長得更好,生命力也會更加茂盛。
? 我很認可張華老師在《世界是我們的課堂》這本書中倡導的,提倡尤其是小時候,讓小孩多讀經典,我覺得尤其是中國的經典,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經過幾千年的驗證是經久不衰的。
? 還有家庭教育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非常寶貴的源泉,好的教育以及不斷的讀書學習,以文化人,是可以塑造一個人的人格和品德的。也許這個時候就應該真正知道做好父母是超級超級重要的了。
? 這一點從我的前任領導那里體會特別明顯,他是一個極其優(yōu)秀的人,無論是胸懷還是人品上都是讓人極其敬佩的,和他一起工作,做他的下屬,真的是很幸福的,這也不是我一個人的感受,無論是別的朋友還是誰,都會覺得他超級厲害。
? 聽別人講過一些他的過往經歷,小時候上學,總是背古詩,各種看報學習,以及后來到初中、高中放學回家的路上,都是通過背古詩和經典幫助他渡過的,而不像別的孩子一樣就是玩,而他是通過不斷學習中打開了自己,被古人的人格熏陶和感召,自己的生活也活得很坦然和舒適。
? 從他身上同時也在體會一個點,心智的健全和成熟,遇到逆境,總是用積極的樂觀的心態(tài)去看待環(huán)境中發(fā)生的事情,不怨天尤人,積極尋找出路,進而不斷調整自己。而我們無數人可能是低落,或者很長時間走不過來。而他是我努力學習的榜樣,不斷在指引著我前進,我希望自己的人生也能這樣,遇到事情積極努力去看待,而不是總是因為心里的不自信被牽著,而止步不前。
? 也許我們去看身邊的人都會有類似的感受,很多幸福的人,幸福的家庭,一定是品格比較好的,懂得感恩珍惜的,遇到事情總是積極應對的,而不怨天尤人的。
? 而好的品德是需要不斷被熏陶的,可以在人生失意時,給你指引,給你方向,讓你不會迷途,要想培養(yǎng)品格優(yōu)秀的孩子,父母自己的學習和品格必須要跟得上的,中國古話講身教勝于言傳。
二、?知識——“T型人才”
? 對于現在這個信息過剩的時代,什么樣的知識才是有用的知識,我覺得張華在《世界是我們的課堂:培養(yǎng)孩子面向未來的核心競爭力》中“T型人才”應該給到了一個人才培養(yǎng)的方向。
? ?“在“T”中,“一”代表廣度,“l”代表深度,而“T”型人才的特點是指:既有知識的廣度,又有思維的深度;既會跨學科思考,又會解決問題;技能開放協(xié)作,又能自我突破。”
? 就像混沌大學的創(chuàng)始人李善友教授,曾經的他也只是讀書,到工作,再到創(chuàng)業(yè),以及再到東歐商學院上課,無論是哲學、經濟學、還是生物學等都在學習,在這個過程中不斷跨學科學習,去打開自己的思路,讓自己的人生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還讓40萬學員受益,也點亮了更多人的前程。
? 無數人通過去聽他的課,找到了人生更多的可能性,就像混北讀書會的創(chuàng)始人格格老師,他通過自己不斷讀書,再到遇到混沌大學,不斷去聽課學習的課程中,她找到了人生的使命,讓自己的人生實現了更多的可能性。
? 從企業(yè)的英語編輯,成為公司運營,這個跨度是比較大的,再從普通小職員變成了自由職業(yè)者,已經兩年的時間了。一方面是因為自己的熱愛,找到了自己的使命,另一方面也有隨著自己的提升,跨界學習,打破人生的更多可能性。而這些是她一路的學習,思考,拓寬她的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不斷解決問題又在自我突破中去實現的。
? 無論是混沌大學的李善友教授還是格格老師,首先拋開項目的大小不論,但是,他們都是在讓自己成為“T型人才”,不斷讓自己去成長和突破,才讓自己的人生變成了更多可能。他們首先成長的是自己,而不是改變他人,他們自己成長好了,未來的人生以及身邊的人都會受益無窮。
?
三、?能力——知行合一
? ?張華老師在《世界是我們的課堂》講到了八大能力,未來的孩子更是需要去培養(yǎng)通才,而不是全才,他分享了八大能力(全球視野、閱讀力與表達力、信息技術與數理能力、適應性與探索力、分析與創(chuàng)造力、領導力與團隊合作力、心智習慣、善良與誠實以及真實而完整的人)。
? ?我覺得能力最重要的就是王陽明講的“知行合一”了,其實知行合一是最難的,知易,行難。
? ?能力更多都是刻意練習出來的,就像前段時間和一個朋友聊天,我在體會著他能力的變化,就像她最開始步入工作崗位時,連做Excel都不會,但是,隨著她慢慢的工作,慢慢去承擔,自己的能力也在逐漸變強,過程中就需要不斷去摸索和嘗試,只要愿意去做,成長進步就會很快。
? ?能力更多偏向執(zhí)行層面的問題,我們有時候總是說一個人的能力如何如何,但是,只要是他喜歡的,愿意承擔責任的,能力都會成長進步非常快。
? ?我認識的一個人就是個典型的例子,之前聊起過他的心路歷程,在短短兩年的時間,就從普通職工干到部門負責人,還到科研所到所長,整個發(fā)展進程是非常快的,只要前期的基礎打得好,這個點的進步都會非常非常快。
? ? 只要愿意彎下腰來,踏踏實實干,肯吃苦,不怕累,都會有很好的效果的。
? ? 包括很多領導招人的時候,都會更多去考慮到只要品格好,能力都是可以慢慢培養(yǎng)的,能力相對都是在次要考慮的位置上。
? ? 無論是我認識的朋友還是他人,他們都是在不斷學習成長的過程中,隨著時間的積累,能力也變得越來越強。只要心中有目標,積極面對生活中的一切,能力也會在較短時間內能夠提升起來。這個改變和成長相對于品格和知識要相對容易得多。
? ? 要想培養(yǎng)一個幸福的孩子,最重要的是作為父母要先做好自己,那么多優(yōu)秀的人,父母一定都是很優(yōu)秀的,并非只有他自己才優(yōu)秀。都是父母先做好自己,而不是上來就教育孩子,畢竟真正的做到才有說服力,孩子也才愿意聽,達到的效果也才會真正的好。
? ? 不斷讓自己在品格上去扎根,知識上豐富,進而不斷去探索自己的興趣愛好。我最喜歡的是《世界是我們的課堂》中的這句話:“打開自己的心房,心中有夢想,眼里有光芒,去創(chuàng)新和探索。”不斷在能力上積累,相信人生定會有無數的可能性的。
? ?如果你也認可養(yǎng)育孩子的前提先養(yǎng)育好自己,你一定要看看這本書,一定會給你很多方向上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