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我不太喜歡的課文。
主要是寫一個小孩子放風箏,不小心踩壞了花池里的花,然后回到家把家里的花移到花池里,作者就贊嘆孩子純潔的心靈。
我不喜歡是因為我覺得假。首先這樣的孩子我沒見過。話說不能因為你沒見過就表示沒有,但是如果只是贊美孩子的純真和美好,為什么一定要講這種極小概率事件?其次,不合情理。現在問一個大人,怎么把花盆里的花移植到花池里面,估計沒幾個人能答得上來,可是課本中冒失的小朋友可是做的井井有條,絲毫不差。對于這么大的孩子,遇到自己闖的禍,多半是懵逼狀態,不是回家問家長;就是害怕跑掉,下次再也不這么干了。這是正常孩子才該有的反應啊。
文章講求真、善、美。讓人共鳴和認同的前提,就是真實。如果是為了塑造一個美好的形象,就虛構一個人物出來,那不就是假大空嗎。對不到10歲的孩子灌輸這些,我覺得過了。
不喜歡就少說,我只是告訴姑娘,作文一定是以寫身邊的真人真事開始的。就像繪畫技法的訓練是以臨摹寫生開始,想象再創造則是以后技術成熟之后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