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課第一課復聽筆記
1、學習焦點的意義:
知識就是用來傳播的,傳播出去,用生命影響生命,知識才有了它的意義,才有了它的靈魂。
2、焦點初級課學習的主要內容
(1)五聚焦
(2)理論基礎(人性觀)
(3)常見理念
(4)焦點解決溝通的五步法
(5)基本功
(6)常用13個技術
焦點解決短期心理治(SFBT),有人的地方都可以用。學習如何深挖一口井。首先劉老師講了焦點這倆字。五聚焦:聚焦正向,聚焦解決,聚焦現在與未來,聚焦成功經驗,聚焦一小步行動。
3、聚焦正向
生活中可能更多的會聚焦到負向面,聚焦到他做的不對的地方,聚焦到他做的不太好的地方,也就是常見的挑錯思維,就是這個做的不好,那個做的不好,忍不住想去嘮叨幾句,另外還打著對他好的旗號,我們認為這樣才是對他好。我們要有更多的感同身受,尤其是女同胞,女同胞說話相對多一些,話多就容易看到他們這不好,那不好,我們得親自感受,才會有更多的體驗。沒有親自感受,只知道聚焦正向而已。
如:
問:你做好飯了,老公說你鹽放多了,菜炒過了,湯做稠了,就是說說這,說說那,你內心啥感受?
答:沮喪,憋屈,不想干了,煩
換位一下:當我們在生活中說孩子,說老公,孩子和老公的感覺是和你一樣的。
所以我們要通過持續的浸泡,才能把所學的東西真正的用上,否則理論實踐聯系不起來。明明知道生活中要關注正向,可就是做不到,還是需要持續的浸泡。我們需要先學的不是如何先關注正向,去擴大他的正向,看到他的有點去表揚他,要先學會少說話。作為家長來說,我們很想幫孩子,可我們話太多了,話多我們往往說的就是各種評價,各種不好。從對方角度來看,就是就你能,就你懂得多,然后孩子就煩的不得了。我們現在逐漸要學著少說話,當我們很想幫的時候,反而容易幫倒忙。你的話會讓對方有很多的情緒,話多很多時候都是在挑錯思維,會讓對方很煩。孩子成績提升,影響孩子學習動力的四要素:情緒,關系,希望感,成就感。排在第一位的是情緒,話多不但沒有幫到他,反而讓他煩的不得了,可以說,但是少說點,否則會讓孩子情緒更糟糕?,F在做不到怎么辦?接納自己。焦點理念是擴大白而不是消滅黑, 為了能更多的看到正向,不要內疚,不要自責,這是正常的,越愛他越容易如此,學會接納自己的這個狀態,不要越學越焦慮,否則就得不償失。如果被別人說還學焦點,學的是啥,自己要覺得這是很正常的,一定要關注正向。
如:別人說你別學了,學的是啥?(我們一般聽到的都是情緒,會很煩。)
背后的正向:期待,在乎,看重
重新解讀后:沒有那么煩,不生氣了。
我們要知道怎樣去關注正向。抱怨的背后往往都有正向的期待。
如:咨詢時來訪者說不知道,你問啥人家都說不知道,這有啥正向?
解讀正向面:作為心理學的人,我們如果還是用生活中的模式去看他的話,你們倆是溝通不下去的,要重新用正向的思維去解讀。接納才有溝通,溝通才有合作,合作才有改變的機會。接納不了,沒法聊,要想接納,得看到背后的正向。不說話是正常的,說話是難得的。焦點中沒有阻抗,他是用這種方式跟你合作,他在告訴你他心里不高興,不舒服。
如:來訪者家長說,孩子找你做咨詢做幾次了,也沒有啥效果,這咨詢行不行啊。
解讀正向:說明家長對你是看重的,有期待的,對孩子是關心的,關注的。他是坦誠的跟你說,他對你仍然是有信心的,還愿意繼續嘗試。
先把自己捋順,狀態就會平和,你就能穩得住,穩是改變的定海神針,你自己穩了,再去回應他,聽到這些我能理解你想讓孩子變好的心,你是一位負責任的家長,關于您對效果的期待,能說的再多一些嗎?理解+贊美+探討
如:孩子跟你吵架,吵著吵著不吵了,摔門進屋,遇到這種情況你啥感受?
換位一下:某一天某個事沒做好,你愛人在旁邊一直說,你是啥感覺?然后進屋關上門。
關上門,離開當下的環境您希望的是什么?停止爭吵,避免更多的沖突,關門在試圖停止爭吵,不讓關系更糟糕,在乎彼此的關系。當解讀到這些正向,您內心的感受是:柔軟,平靜多了。好多家長會追著孩子問,拍著門,讓孩子把門打開。不過,你能打開他的房門,你能打開他的心門嗎?在你暴力打開他的房門的同時,你已經關上了他的心門。如果看到這些正向,我們就能更好的理解他,就能更好的交流。
如:孩子不上學了,不上學的孩子都有一個特點,他會待在家里不出門,怎么辦?看看孩子不出門背后有哪些正向面?
解讀背后的正向:他在保護自己
他會在晚上出門或假期出門,這樣的孩子最喜歡過假期了,看到這些正向后,就能更好的理解和接納孩子。你越著急,越推不動他。
換位一下:假如35~40還沒結婚,過年愿意回老家嗎?同樣,孩子也是如此,看到這些很重要,焦點解決是一種生活態度,將這些理念真正內化于心的候,我們就能很好的理解他。
如:
問:我們走路時一不小心從懸崖邊上滑了一下,然后差點掉下去,沒有完全掉下去,我們全身都在懸崖邊上扒拉著,下面是萬丈深淵,你內心是什么感受?
答:害怕,恐懼,希望別人拉你。
然后來人了,家長或者老師,就是關心你的人來了,因為他很關心你,同時他的嘴也不停事,“你怎么不長眼啊?你咋掉下去的呀?人家怎么不掉下去為啥你掉下去了?你怎么這么不小心?你咋還不上來?你咋弄的?早都跟你說了要注意,你就是不聽,看吧,活該?!?,聽完這些話你什么感受?你肯定都想直接跳下去了。你聽到這個都快氣死了,有往下滑了滑,滑的同時想了想,我不想死啊,所以我對他的話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然后又努力往上爬,但是爬了好大一會好像也沒有前進多少,甚至還又往下滑了滑,這時候家長或老師又說話了,“你給我保證的好好的你要努力,你還沒爬上來,你看你努力個啥?你給誰努力的,你天天裝樣子給誰看,你還不如直接跳下去呢?”其實這些話在日常生活中是經常出現的。當你的孩子學習成績不知道為啥下來了,你就會說“看你努力個啥,咋努力的,努力給誰看,就學個這,別人為啥考恁好呢?”等一系列話,放到自己身上很有感覺,才能感覺到這些話很扎心,但是不學習的話是沒有這些感受的。
看到正向:當一個人在懸崖邊上扒拉著,從正向的方面來看,有哪些正向:堅持,努力,不想死
越是這時候的努力越珍貴,越是不可愛的孩子越需要更多的被愛,越是你的孩子遭很多人嫌棄,厭煩的時候,同樣咨詢中也是,越是這個來訪者讓人嫌棄,厭煩的時候,越需要我們看到更多的正向,因為孩子這時候是在自救,孩子越是在努力的活著。像班里成績不太好的學生,聽不懂,老師說,家長說,同學們也不跟自己玩,偶爾有人玩了,家長還說玩得都是啥人。就那好多孩子還能在學校待著,我們要看到他的不容易,看到他的難得,我們要欣賞他,這么不容易是什么讓你堅持下來的,怎么做到的,去探討背后的力量,你就會覺得他很了不起。如果把我們放到他的位置上,未必做的比他好。不知他人苦,莫勸他人善。家長指責孩子說明家長對孩子是關心的,在乎的,他在用自己的方式去幫助孩子。我們要給予尊重。要看到他做的不錯的地方,看到他背后的力量,看到他想好的心。
4、聚焦解決
建構解決之道,讓他學會擁有解決類似問題的方法
如孩子出問題了,夫妻雙方就會互相抱怨,指責,內耗。聚焦解決,建構解決之道,遇到事后,我們要探討的是,事情已經這樣了,接下來我們想要的是啥?怎么能得到我們想要的,我們做點什么可以讓現狀朝著我們想要的方向發展呢?
焦點學派是以終為始的學派。跟來訪者說探討,如果有可能的話,您希望的是什么?您希望有什么不一樣?您想要的是啥?在生活中,跟孩子說要什么,而不是說不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