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源芝媽媽親子日記第293天
2月12日,星期一,晴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一大早,女兒不用叫就起床了。一起來,就叫奶奶給她趕緊和面,原來想做茶果。
小時候,在我的家鄉,過年最受孩子們喜歡的一個零食就是茶果。茶果有的地方叫麻葉,而我的家鄉因為捏的茶果比較精致,形態各異,各種各樣的,所以叫茶果,這是過年或結婚時才有的一個小吃。在我的家鄉高明,每逢過年或結婚時,有個特別有名的宴會菜“九品十三花”,茶果就是十三花中的四種,這是我們招待娘家新客人的餐前茶點,特別有名。對我來說,記憶深刻的是小時候和媽媽、姑姑、嬸嬸們一起捏茶果的經歷,記得那時,我們的茶果是用面粉、煮肉湯、鹽和油和成面團,搟成面皮,切成條,在捏成各種樣子,有麥穗、金魚、風車、瓶蓋、花瓣等各種造型,最后放入油鍋一炸,香酥脆咸的茶果就出鍋了。味道比麻花好吃多了,是新年招待客人喝茶的必備佳品。 當我把這個講給女兒聽時,她就特別期待和我一起捏茶果。而今天,因為我要上班,就由婆婆公公和女兒一起捏茶果了。等我下班回家后,茶果已經炸好了,女兒高興的給我拿了許多品嘗,確實特別好吃。女兒對我說:“媽媽,今天我學會了一種捏法,非常簡單,兩塊切好的面條,從中間一掏,就好了,可漂亮了,看,就是這種,我厲害吧?”我一看,確實很漂亮,立馬表揚了她,她高興的說:“我又學會一個新本領了。”
現在,年味越來越淡,許多東西都可以買到現成的,可我卻覺得,買來的東西永遠沒有爸媽或自己親手做的好吃。雖然有些東西做起來很麻煩,可讓孩子去體驗一下,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這就是一種家的味道,是我們家鄉風俗的傳承。希望通過每一天不同的體驗,可以讓女兒感受到我們兒時過年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