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白班但是需要請了半天假,到車管所報名學習科一,為“挽救”回自己被吊銷的駕駛證,由于是半天假,到底是上半天還是下半天我權衡了良久,最終決定上午上班下午請假,自認為是最優行動方案,因為從經濟上考慮,畢竟半天假只需要交半天的請假費,中午還可以搭同事的順風車去市里,車費四十塊省下來了,如果上午請假下午就需打車到單位,額外多了車費。時間方面講,下午的工作時間長,可以將長時間放在家里,在家總是好的嗎。兩方面追求完美,信心滿滿就這么干了,下午一點半到了車管所,來到服務臺前報名,“對不起報名名額已滿,你8月初在來吧”,我這小心臟好像偷停了一下,好失落,己算不如天算,這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啊,白白浪費半天的假期,讓我哭會。
我的生活中總是有著類似的小事發生,只因過分的追求最小損失,反而將已經做出的付出付之東流。
水至清則無魚
社會上大力度反腐敗,我個人墻裂支持,因看不慣和珅這種貪腐蛀蟲,敗壞國家財富。但是讓我想起來,電視劇中和珅與紀曉嵐的對話情節,
紀(臉色愈加莊嚴繁重):燕城府的大小官吏,居然把皇上撥下來的賑災糧食換成了麩料發放給災民,和大人可曉得這件事?
和(漫不經心腸):噢,我曉得。
紀:那和大人不感到愧疚?
和(微微笑了):偏偏相反,我倍感欣慰呀!
紀(吃驚地)為什么?
和(微笑著):紀先生有所不知,這一斤糧食可以換三斤麩料,這也就象征著,原來只能救一個人的食糧,現在可以救活三個人。
這段對話對于當時的我來說,三觀盡毀,明知這個道理不對,但是卻不知道哪里不對,因為由于貪官的貪腐,可以讓救災的麩料更快的發放到災民手中,更多的麩料可以拯救更多的災民,減輕了災民的恐慌,保證了災民不至于餓死,各階官員也得到安撫,安穩國家局勢,這么看和珅貪腐好像還立功了。
如果再以腐敗零容忍的態度處理,不能貪污對發放救災的官員來說,沒啥動力,貪不到嘴里只能消極怠工,對手續層層審批,慢慢騰騰的轉運,可能到了災區,災民都餓死過半了,有饑荒就容易產生起義,弄不好乾隆年間冒出來個“陳勝,吳廣”起義成功,就沒有后來的嘉慶皇帝,世界史也改寫了。
在當前的反腐形勢下,許多的政府部門工作人員沒了灰色收入消極怠工,老百姓也沒辦法,惹不起只能忍氣吞聲。
有人說腐敗是經濟發展的潤滑劑,這么看還是有一定的道理,至清無魚,至濁也無魚,不能過分追求而過猶不及。
中庸之道
中國人自古就喜中庸之道,孔子當時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大概意思是說,中庸這種美德,已最高的境界了,但老百姓卻很久不曾擁有了。現實生活中,公園里喜愛太極拳的老人家,一身白色褂衫,練拳時強調陰陽調和,攻防一體,過分追求一方都會導致陰陽失調,太極圖在游戲與生活中也經常會躍入大家的眼簾。
月有陰晴圓缺,滿則溢,盈則虧,月升日落,黑白交替,人生不是一片光明,需要有黑暗來讓我們追尋光明。
任何事情都不可過分追求,否極泰來,過猶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