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讀俞洪敏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這位新東方的老板希望藉此書,幫助更多的年輕人理解:
1.創業是什么?
2.如何創業?
3.創業應該具備的條件是什么?
同時,幫助年輕人有更多的機會成功創業,及如何理解創業。
讀完整本書,主要梳理了以下幾個關鍵點,值得大家思考和學習的:
1.沒有『如果想當初,….』,這是老俞在計劃創立新東時,從外國請同學回來一起創業,然而被老同學拒絕(因為要放棄一些當時看起來,非常安穩豐厚的收入,但回去創業有一定的風險),當新東方在美國上市時,老同學發出感嘆時說的這句話。
事實也是這樣,廣東人有句話叫做『有早知,就沒乞丐』,意思就是如果存在想當初做了這件事或早知道會這樣,世界就不會有乞丐了。
其實,主要說明的是,當一個事情或項目如果沒有風險,那機會就不會輪到我們,就是因為存在一定的風險,同時能獲得巨大的發展,我們才愿意去冒險去抓住機會,成就這件事情。說白了,就是 如果事情都沒風險,也就沒你什么事了。
2.要敢于放棄平庸,走向創造
就是放棄平庸,走向創造;放棄迷茫,走向堅定。有時候,放棄以后你可能什么也得不到,依然從平庸走向平庸,但總比你一直待在那個地方平庸要好,因為你至少已經努力過了。
我們常聽說『就算我努力去改變,就算我當時做了,也可能沒變化,一樣平庸』,但至少我們會確實不會后悔,在畢淑敏的《心靈七游戲》一書中提到:
『“當你死去,你希望在你的墓碑上,你的朋友、家人寫下什么樣的話語?”』,
我想,當你看到這句話的時間,應該會有所觸動,至少不想讓自己后悔,即使后面你可能還是會找各種借口不行動,至少在這一刻,你明白我不應該讓自己后悔,思想已經認同了,后面就是自己的執行以及工具的幫助來實現你的想法。
3.榜樣的力量
我發覺所有勵志的書,(我認為此書也是勵志的書),都提到這個榜樣的力量,而且尤其重視榜樣的力量,比如說『思考致富』這本書,作者是采訪并分析過無數個美國商業成功人士,他們都有一個特點,就是有自己的學習榜樣。
其中作者把這些榜樣,比如邱吉爾..等人,都想象成實際存在的人,每周這九個人,會一起與作者開會議,這九人有不同的性格,對作者提出的問題,都有不同的看法。有時令作者都以為真的是有這九個人存在,這是非常強大的榜樣力量,如果我們有問題,直接想想,如果我是邱吉爾,我會怎么做?或者邱吉爾會直接跟你說,你應該這樣做。
4.做好一樣事情,絕對是資源,能力加理想,加起來不是等于3,而是等于300
對于創業者來說,我想這再清楚不過了,只是說,我們一定也有資源,能力,以及理想如果只有資源或只有能力,都成不了事,只有兩者加起來,再加上理想,才能無限放大這也是老俞能把一個從小培訓作坊,做到一個龐大的教育集團的原因。
5.好的習慣
老俞說:每天晚上11點到12點半,雷打不動的讀書時間。
自從看到這個習慣之后,
我也養成了每天11點至12點,全身心認真讀書的時間,以前從未關注這些時間去哪里了現在開始認真的關注自己的行為與習慣,我沒有一開始象老俞一樣,定在1個半小時,主要是因為先從容易達到的目標,一點點往上加,這段時間必定是無有任何干擾,無聲無息,能進行深度思考,忘記時間的時間。
6.一個領域的專家
對于創業者,老俞給年輕人的意見是,你必須是一個領域的專業,這點我也尤其認同,
你可能不一定是全領域的專家,
比如你做電商,但設計平面,技術開發,這些你不一定的專家,但你對銷售,或者
你對運營,或者你對采購,必須是該領域專家,不然一來不好服眾,大家可能認為
你,沒有一樣精通,不愿聽你指揮,同時下面的人說的對于錯,提出的意見是好還是
壞,沒有一個你能100%肯定 ,這肯定會成為一個大問題。
7.心在退,身在進
這讓我想到一個很獨特的視角,心在退,意思是說,退一步,海闊天空,可以看到全景,整個公司,整個項目,整個事情,整個世界的全貌,不是只盯著一個項目或是一個部門,而是時間,空間之內看到的一切,就如站在世界最頂端看到的一切一樣,
而身在進,說的是身體厲行的前進且學習,不這么做,就不會進步。這個獨特的畫面,讓我想象到,一個人在不斷的跑步,往著目標前進,而眼光,世界在不斷的越來越寬廣。
整本書說到的點,不同的人看了,可能會有不同的共鳴,書里某一件事,某一句話極可能讓你醍醐灌頂。強烈推薦創業者一讀。
同時歡迎大家聯系我,大家一起溝通,讀好書,交流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