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章談論理財守則二:對人生風險一定要有規劃
古語: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人生處處存在風險意外。即便是你不買保險,也有天然的保險。成長期父母是孩子的保險,缺錢時親戚朋友也是你的銀行保險。年老時孩子又是父母的養老保險。只是這些“保險”都是建立的人情上,或者別人的能力上。不確定性太大,弄不好人情沒有了,錢也沒有借到。
所以最好是自己規劃好,合理的規劃收入可以降低很大的風險。
《我的第一本理財書》中將我們的收入分割為6部分,來應對生活里的各種費用。
1.伙食費,住宿費:每個月的基本開銷和主要開支
2.興趣愛好費用:包括購物,學習進修,娛樂等
3.應急費用:應對突發事件,比如朋友拜訪,生病,意外,紅包等。
4.投資費用:包括保險,基金,股票等。現在全民理財開啟,理財門檻降低,10元就能買基金了。這些錢是長期不用的閑錢才可以用來投資。
5.孝敬父母的費用:父母不是每個月都需要這部分錢,每個月準備一些,以備不時只需。父母年紀越來越大,很多已經被商業保險拒之門外。這就需要我們自己提前準備一些應急的錢。
6.留存儲蓄:留存儲蓄雖然放在最后,卻是最重要的,因為只有這部分錢是你付給自己的。買房買車,投資都要從這部分攢出來。
以上6個部分資金,根據每個人收入不同比例也不同。
企業經營不善會破產,個人經營不善也會破產。
1.過度負債,導致個人破產。
消費貸款,很多人抱著不貸白不貸的心態,先花了再說。超前消費,導致大量負債,工薪族一但收入有波動,就會還款壓力特別大,最后還不上錢,被銀行起訴。或者信用產生污點。即便是購房,買車等剛需,每個月負債也不要超過收入的40%。
2.盲目炒股,搞得血本無歸,傾家蕩產。
15年5月之前股市一片大好,很多人借錢炒股,結果股市大跳水之后,不僅自己本金沒有保住,還欠了一屁股債。風險大的投資,千萬不要借錢投資。
3.盲目擔保,招來債務纏身
去銀行貸款,往往需要擔保人。很多人礙于情面,盲目給沒有穩定收入的朋友做擔保。結果被銀行告上法庭要求償還借款人的債務。這個時候找朋友已經找不到了。不是有一個報道,公司老板讓一個年輕女下屬作擔保,貸了銀行幾千萬。結果工資不到3千元的員工居然欠款幾千萬。她老媽愁啊,這女兒還怎么找對象啊?誰要一個欠債幾千萬的女人做老婆???
同樣的道理,千萬不要把信用卡借給別人刷。
注:如果對你有幫助,鼓勵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