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看《北上廣不相信眼淚》,有一個片段印象略深:
陶可道在梁伊睡著時偷偷親了她的臉,梁伊醒后大發雷霆,說她從小把他帶在身邊,當弟弟、當妹妹,不論做什么事都不防著他,罵他把他們之間所有純潔、美好的東西都玷污了。
陶可道只回了一句他長大了。
剛看到這個片段時,我第一反應也覺得梁伊這脾氣發得太莫名其妙了,男女之間產生感情本是正常,更何況是從小到大住在一塊的好朋友。
可事后又覺得,梁伊發脾氣也很正常啊,她一直把陶可道當成好閨蜜,是陶可道在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時偷偷越過了那條界線,盡管他是無意的。
從朋友關系轉變為情侶關系,很多人是接受不了的,更何況這風險也太大了。友情轉為愛情容易,可愛情轉回友情卻是一件極難的事。
我假期時發了一條挺長的朋友圈,內容是大罵之前說好的把我當好朋友的人突然說喜歡我。
有人說愛是一個人的權利,被愛應該高興。
可我不行。
對我而言,兩個人的友情一旦有一方使它變了質,我第一反應是害怕,不論它是變淡了,還是它被變為了愛情。
這可能是前任給我留下的最大陰影吧。
認識我前任的人都知道我跟他是高中同學,在高中時我跟他還有另外幾個朋友關系很好,好到什么程度呢,真的好到這種好關系放在幼稚的初中都可以結成一個幫派的那種。
大家都還是學生,能幫的忙自然不會涉及到金錢,覺得挺大的忙最多是幫他們去試高跟鞋、試裙子,當然這些都是他們買給喜歡的女生,我跟一個女性好友只負責幫他們挑。
可是后面我跟其中一個男生的友情變了質,我們在相處過程中產生了感情,只是當時礙于學業誰也沒說,畢業聚餐那晚也只是開玩笑的說,沒人當真。
我跟他是畢業了一個月才在一起的。
大家知道我跟他在一起后,朋友G挺反對的,因為他害怕,害怕萬一哪一天我跟他不在一起了,那可能就意味著G就要失去我們其中一個朋友了。
他的擔憂是對的。
跟前任分手后,我確實失去太多太多,包括他,也包括其他幾個好朋友。
因為前任的存在,我為了避免尷尬放棄了幾次同學聚會,一開始也極少水群,當時幾乎快趕上了有他的地方就沒我的地步。
也許是我自己當時不能釋懷吧。
高中同學第一次聚會時,我們都去了,可是都沒打招呼,很多時候甚至是彼此無視。
聚餐結束后,G沒有去找他(他當時是還有其他的聚會),而是送我們幾個回酒店,那晚跟他坐在酒店門口聊到快三點鐘。扯了學校日常,問了彼此近況,問了他跟女朋友怎么樣了,他也問我下一步怎么打算,聊了很多很多。
G還是覺得愧疚,愧疚當初沒有及時反對我跟前任在一起,其實這又關G什么事呢,他不用愧疚的,感情本就是兩個人的事。
過后我是挺后悔那次聚會去了,畢竟當時只是分手幾個月之后。真的覺得是,有些懷念,不如相見;有些相見,不如不見。
以前若聽到身邊的朋友說ta喜歡上了誰,我都會甭管對方是誰也瞎慫恿人家喜歡就去表白別給自己留下遺憾啥啥啥的,現在就不一樣了,現在的我巴不得打聽ta是誰認識多長時間了對方是哪里人今年多大了長得怎樣性格好不好跟你是什么關系……
那么喜歡上自己的好朋友到底該不該表白?
這個問題沒有統一的答案。
至于你想怎么做我都不可能能幫你拿定主意,畢竟有些感情一旦錯過會遺憾,也有些感情一旦表白會變質。我只能提醒你謹慎為好,你也得自己掂量。
如若沒有十足的把握對方對你也有意思,就不要去毀掉那份珍貴的友情了。